看书文 > > 潇璇玉 > 第8部分

第8部分(1 / 2)

>几。客座后挂着水天一色的锦帘,将中厅与偏厅隔开,正是极工整的制式布局。

潇璇径直拐入右边偏厅,只见四面均是书架整肃,卷册俨然。书架中放着一张红木书案,案前坐着一名身着锦袍的英俊男子。他本在浏览表册策,抬头见是潇璇领人进来,忙笑着问:“原来楚师妹!师妹亲驾草舍,可有公干!”

潇璇说:“余师兄说笑了!这里若还自称草舍,山里的房舍岂不都成了茅屋。。。。。。我领这位师侄入门。”说着取出两封信函递过。

余师兄拆开信封,微微一笑:“哦?这位师侄真是好福气,居然有师妹作引荐人。”

潇璇又问:“这几日登记了多少弟子。”

余师兄展开书册说:“今年比往年是少了一些,各家送来的小辈虽只有三百余人,但气质可比往年好得多,多数人还自小习过拳脚。再过三日,才是入门试炼的时候,这位师侄不妨先到水云堂歇息两日。”

原来太虚门的弟子在外面成家立业后,也将自家子侄送入门中培养,指望能光宗耀祖。如此送往迎来,相互婚嫁。久而久之,已成了一大势力。众弟子在江湖中争名逐利,不免形单影只。所以又在各地设立了分堂分舵,统帅弟子们群策群力。

余师兄先为璇玉登记造册,再从身后木箱中取出了一块巴掌大的木牌,在牌上写了“李璇玉”三个字,又在“玉”字的一点上沾上了一小团朱色封泥,最后在封泥上压了一枚章印,正是“引贤荐明”四个篆字,这才将木牌递给璇玉。

潇璇与余师兄说道了一会儿,又带着璇玉向水云堂而去。二人一路东弯西拐,来到一座碧瓦红墙的大院前,只见院门牌匾上铭刻着“水云堂”三个金字,正是到了专门安置来客歇宿的所在。

二人进入门房,与管事的办完例行事由,又领取了一套服饰,随后将璇玉安排到了“冬厢小院”的“梅轩”内住下。潇璇帮他理好了床铺和日用,又称门中有事要办,告辞离去。

璇玉仔细梳洗了一番,倦意渐生,不久后沉沉睡去。他一觉醒来,外面已是夕阳残照。换上太虚门的白色衣衫,又想四处瞧瞧。出门却见残照之下,丽服有辉,顿时精神一振,更觉自己气质烨然。

他信步走来,又在院落中看见一名与他年龄相仿,衣着无二的青年。于是上前问清了厨房所在,高兴得去了。

食堂占地不小,开小灶的弟子也不少。众人说话谈笑,却比秋月酒楼热闹得多。璇玉凭腰牌领了一份口馍素面,坐到一处空位上,张口便吃。入口却觉索然无味,实是难以下咽。

其实酒楼为了让食客开胃,口味往往较重。长此以往,已成习惯。而修道之人讲求心平气和,所以忌食“五辛”。

原来蒜躁火气,最能伤心,多食则精神不振。葱耗水气,最能伤肾,多食则情绪难安。韭克木气,最能伤肝,多食则易怒乱情。薤困土气,最能伤脾,多食则烦恼忧郁。兴渠蔽金气,最能伤肺,多食则情绪悲观。

此五种味重食物,乃天地间不正之气所生。修道之人谓之“五荤”,多食则易伤及五脏六腑,最为所忌。晚饭过后,管事的反复叮嘱新弟子们不可乱跑。璇玉也不敢远去,只在水云堂下的红墙碧瓦间悠然漫步。

水云堂占地极大,屋舍又多,大院内又分有天、地、玄、黄、春、夏、秋、冬八座小院,每间院子都有四面厢房,中间是假山小池,山水错落。每间厢房分别冠以梅、杏、桃、牡丹、石榴、荷、葵、桂、菊、木莲、水仙、腊梅等十二种花名。布置虽有不同,均是典雅别致。

璇玉走马观花,在各院中随意溜达。只见不少与自己年龄相仿,装束无二的男女青年,或是三五成群四处串访,或是随心转悠,只觉这里真是处修仙访道的所在。

璇玉转过大半个水云堂,已是日沉西山。生怕天黑迷路,又朝冬厢梅轩漫步而去。一路上晚灯还未掌起,四下却已朦胧,更添一份幽美。回到住处已是星汉灿烂,却见潇璇手捧一物,正站在屋前廊灯下翘首四顾。

璇玉忙上前招呼,一齐进入屋中。又见潇璇将一只金属物件摆在他床头,不禁问她:“阿姐拿的是什么,可是给我的!”

第十四章 目远不及山河阔 登

潇璇说:“是丁香,可以安神!”说着将一只三脚圆肚的铜炉放好,拿纸煤子点着,霎时间幽香四溢。

璇玉问起入门的详细情由,潇璇一一解答。过了半晌,璇玉又叹息一声:“新弟子试炼,当真很难?”

潇璇说:“哼!进学不也得考试么。。。。。。你也不必忧心,男孩儿只要毅力。至于女孩儿,则另有标准。两月后的较技,却着实不易。只有表现优异者,才有机会研习上乘武学。而你一点拳脚不会,就别指望让名师看中了,也只能学些普通拳脚兵刃功夫。”她说得慎重,是想激励璇玉的男儿斗志。

璇玉却笑着说:“那阿姐定能帮我开个‘后门’!”

潇璇瞪眼轻淬一口:“呸!好没出息!你若在山上修炼时略有小成,自还有机会入名师门下。若是修为和资质实在平凡,也只能被派到各地经营江湖事务了。”

璇玉说:“我我若能进到医务间研习医术,倒是求之不得。一来可以继承家学,二则也能常见到阿姐,没准还有机会给阿姐治伤治病呢!”心中却想:“性命关天,到时都得巴结我。让他们一人留下一手功夫,还有赚的!”

潇璇冷冷地说:“去——少贫嘴。我功夫不差,一般的江湖宵小,我还不瞧在眼里。待两个月的基础训练结束后,我亲自传你些真本事。”

璇玉本以为她要托人“开后门”,却不料是“开小灶”,一时间喜上眉梢:“那好得很!”转念又问:“不知这路本事难不难学!”

潇璇说:“好不出息,还没学就挑三拣四!难不难我虽说不准,但要想学成,除要刻苦专心,更需机缘,就不知你有没有这个造化,还是先练好基本功要紧!”

潇璇又说了些门中忌讳,只见一支红烛已燃去大半,这才告辞离开。

第三日清晨,寒风彻骨,流云浮动,数十名白衣男子肃然站立在较技场上。风带衣袂,咧咧作响。众弟子面前站着五名身着锦衣的中年,正是号房执事。为首一人朗声说:“习武之人要想略窥门径,无不是十年磨一剑,最重要是毅力。所谓毅力,不仅仅是吃苦耐劳,还要忍受磨难。现在就是考验你们毅力的时候,你们必须在太阳中天前绕山一圈,然后回到场上。中途放弃,或未能按时返回者,为不合格。”说着看了看日时,嘴里利索地吐出“开始”二字。语声不大,众人听在耳中却是振聋发聩。不禁争先恐后,跑离广场。

绕山一圈不过八十里路,只要匀速慢跑,身体健壮的弟子均能按时到达。有的人自持身体健壮,有意在其它弟子面前炫耀,故意大声嚷嚷。过不多时,众弟子又相互打听起出生来历。

人若心有旁顾,不免惰性渐生。不知不觉中,整个队伍已渐渐慢了下来。又过了半晌,队伍渐渐分成两截。一截心无旁骛,匀速前行。另一截却越跑越慢,渐渐落在后面。

璇玉初来不久,谁也不认识,倒无人找他说话。他这才明白,所为毅力,并非全是克服外界困难,多数还是克服心中惰性。于是速度不变,一直跟着前队。

号房执事站在广场上盯着一柄直插在砖缝中宝剑。剑影逐渐缩短,他的眉头随着越锁越深。突然,一丝喜色在他脸上闪过,接着只见场外林后有白影闪动,二十余名白衣青年鱼贯跑来。

众青年无不面红耳赤,大汗淋漓,纷纷瘫坐地上,大口喘气。号房执事抽起宝剑,抬头望着天空,淡淡的说:“不错,时间恰好。”随后背过身去,脸上不免浮现一丝欣喜。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