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2 / 2)

踏上日本国土,孙冉的日语优势一下子发挥出来。她利用各种机会与日本青少年交谈,并请他们填写问卷。

去黑姬山营地参加夏令营时,750名日本青少年来自15个都、道、府、县,大约可以代表日本三分之一的地区。应当说,对于社会调查来说,这是一个绝好的机会。

第30节:在日本做调查

三天半的夏令营日程十分紧张,仅爬黑姬山就用了14个小时,占去了整整一天,并且累得让人第二天都行动艰难。

不过,孙冉已经有了内动力,她不会放弃良机。尽管浑身酸痛难忍,她还是带上问卷和礼品,走进一个又一个宿舍,与各地的日本营员交谈。到夏令营结束时,孙冉已经回收59份问卷,并交了不少朋友。

夏令营结束后,孙冉先后到横滨和川崎两个日本人家里民宿。她加印了30份问卷,陆续在各处发放。

一天傍晚,日本女大学生扶美子一家请孙冉外出吃饭。

在孙冉关于日本的系列文章中,长冈扶美子是名字出现最多的日本人,原因在于她俩缘份太深。

1999年春天,扶美子来中国民宿时,就住在我的家里,而且是孙冉把她“挑”来的。当时,孙冉协助老师安排民宿,见扶美子自述材料中讲的兴趣爱好与自己一致,便起了私心,“挑”走了扶美子。

同一年暑假,孙冉赴日民宿,又住进了扶美子家。这一次来日本,想不到扶美子一家再次发出热情邀请,继续接待孙冉。

我和女儿都深深地感动了。扶美子一家生活并不宽裕,一家五口住三居室非常拥挤,1999年接待孙冉一个月,该有多麻烦呀!2000年却再次申请接待。试想,如果没有十二分的爱心,怎么可能做这般“傻事”!

孙冉已经完全融入了这个日本家庭。她有了日本的父母,有了一个姐姐和两个弟弟,而且交流起来几乎没有语言障碍。

当晚饭吃到尾声时,孙冉掏出了早拟好的访谈提纲,开始像记者一样逐个提问起来。这一举动让扶美子一家吃了一惊,仿佛突然发现孙冉是个外国人,而且要做调查研究。不过,他们转眼就开心不已,完全进入实话实说状态。

女儿在回国后写的《访谈录:扶美子姐弟谈勤苦》一文中对扶美子一家的情况以及她做访谈的过程进行了详尽的描述:

我和扶美子一家的结识非常有意思,就像一部精彩的小说,高潮迭起。我高一的时候,她从东京来到北京参加民宿活动,恰巧住进了我家。短短几天,我们两个异国女孩,像姐妹一样亲密无间,分别时流着眼泪拥抱告别。没想到的是当年(即1999年)的暑假,我获得了珍贵的机会赴日民宿,更出乎意料的是恰恰就住在她家,这一住就近一个月。

我们在日本重逢,与她的家人也相处的非常愉快。更加有趣的是,高二的暑假,我又获得了赴日民宿机会,并为同行的父亲做日语翻译。

我怎么也没想到,当我再次来到日本,扶美子一家竟然再一次主动请求接待我。天呐,即使在好客的中国,接待一个外国中学生,许多家庭也会感到麻烦。扶美子一家却又一次主动地承担了一个月的麻烦;其实,扶美子家并不很富裕,一家五口人的生计主要倚赖当记者的父亲,简单的三室一厅的公寓还是借钱买下来的,至今尚未还清债务。姐弟三人挤在一间屋里学习和睡觉。我在她家民宿时,大弟弟雄一和小弟弟健志把地方让给我,自己却睡到了客厅的硬地板上。她家里本来处处节省,对我却非常慷慨。不但带我四处游玩,怕我吃不惯家中的口味还频频外出吃饭。

……

在我快离开日本的时候,一天黄昏时分,扶美子一家请我去一家日本料理店吃饭。休息时,我变戏法似地拿出了访谈提纲,让全家吃了一惊。在我解释了访谈原因之后,轻松愉快的访谈就开始了。

我主要是对姐弟三人访谈。爸爸妈妈饶有兴趣的在一旁听着,一边喝茶,一边慈爱地看着我们。我提出了第一个问题:“你们是为什么学习的呢?”扶美子一边吃着刨冰,一边答道:“为了提高能力呗,而且学习的时候我也很开心。”旁边的雄一则煞有介事地说:“因为现在的社会是一个看重学历的社会,为了生存我不得不学习。”表情极其认真,完全不同于他平时的鬼头鬼脑,看上去反而可笑。我忍住笑意,看着健志。健志想了半天,说道:“为了祖国和我未来的事业!”此话一出,全家都笑了出来,雄一更是笑得大力捶桌。但是爸爸妈妈眼中却充满了嘉许之意。紧接着我说:“那如果这样的话,你们能够为学习而放弃许多诱惑吗?比如,不睡懒觉了,不出去玩在家学习,会吗?”扶美子想了想,说:“大概是两方面都有吧,学一半玩一半吧。”雄一和健志则都不约而同地摇了摇头。看来还是男孩子比女孩子贪玩。

第31节:生存的要求

······

我又问:“你们怎么看待劳动呢?认为它是美德还是挣钱方式?”姐弟三人都理解成了广义的劳动。扶美子认为就是一种挣钱的方式,比如打工,但同时又能交到好多朋友。的确,扶美子打工多年,这其中的感想可以连说一整天。她的学费、零用钱,甚至去中国的20万日元费用全部出自自己劳动的一双手。高中时候她就开始在花店、料理店等地方打工。我住在她家时她经常是白天陪我出去玩,晚上我看电视,她还要外出打工到很晚,辛苦异常。但她似乎对这种自食其力的生活方式很满意,很少抱怨父母对她的做法。可是在我看来,这简直无法想像。我想,中国的父母绝对不会这么狠心的。然而,这样确实培养了扶美子自立坚强的性格,我很佩服她。

由于我们的关系已如亲兄弟姐妹一般,日语交流也基本没什么大的障碍。所以,姐弟三人说话非常坦率。谈及劳动,雄一则说:“是生存的要求,由资本主义国家的现状决定。”依然煞有介事的。健志还是老观点,觉得是为了自己的未来而劳动。“那么,你们又是怎么看待体力劳动者呢?”我追问下去。放下冰激凌勺子,扶美子耸耸肩,“没什么区别啊,只不过聪明的人可以选择脑力劳动。”雄一两手做塔状,比划给我看,睁圆了眼睛说:“体力劳动是塔底,脑力劳动是塔尖,没有体力劳动者就没有脑力劳动者,后者是为前者服务的!”健志则觉得两者没有什么区别。这个回答很有意思,现在大部分中国的学生瞧不起体力劳动者,认为是没本事的人做的工作,人人志向成为大老板、大学者、大科学家。

······

访谈的最后,我问他们怎么看待勤奋好学的人。姐弟三人观点非常相似,都很佩服这种人,但是觉得只懂得学习是不够的,运动不能少,用雄一的话就是现代人应当“文武双全”。“那你们觉得自己是一个勤奋好学的人吗?”扶美子和雄一摇头,健志却出乎意料的大力点头。雄一在一旁大呼小叫,表示不予肯定,二人争执起来;扶美子行使大姐权力,出面阻止;爸爸妈妈则在一旁笑而不语。

可以说,女儿在日本的调查与访谈都是很成功的,作为一个中学生,她做了很多大人都做不到的事情。作为父亲,怎能不由衷地为她高兴?

顶住压力

孙冉回国没几天,便开学了,开始进入恐怖的高三年级。

在这个时候,女儿的研究仅仅完成了日本的问卷,还有大量的工作没有进行。可是,高三一开学,早已是紧锣密鼓,备战高考人心惶惶。

我理解女儿的难处。首先,她担心落后于同学们,高考时处于不利位置。其次,她也不愿让自己的研究半途而废。此外,女儿的研究一直在秘密进行,因为在高三年级做这些事,未必能获得多少人理解,何必让孩子又承受额外的压力呢?

在我的建议下,女儿开始做国内的问卷调查。我说,对比研究更容易发现问题,所以,需要做出与日本对应的中国问卷调查。为了尽量减轻女儿的压力,女儿只做了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