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2 / 2)

从另外一个角度想,成功的路千条万条,成功的标准千个万个,父母何必对孩子苦苦相逼呢?如果父母尊重孩子的选择,给孩子一些回旋的余地,也许父母们将发现,其实孩子生存得很好。

我女儿小时候,我和她妈妈也曾经让她学钢琴,哪怕是培养一点兴趣也行,但是后来我女儿不愿意学习,我们没有再逼她一定要练,女儿也从此得到了解放。所以,做父母的一定要摆好心态,先想想孩子的感觉,如果孩子不愿意学或者在不快乐地学,又何苦逼着孩子呢?如果你自己被人逼着去做一件事情,你心里会感到舒服吗?更何况是一个天真烂漫有各种幻想的孩子呢?

对孩子的成绩,也不要过分苛求,我曾提到我女儿考试不及格的事情,既然孩子已经要不及格了,那就接受事实,千万不要再给孩子过多的压力,父母在这时要给孩子提供的只能是帮助。我女儿上大学,上高中包括上初中,我们都让她自己选择。孩子在父母这一边没有太大的压力,后来她考上了复旦大学,是我没想到的。但是即使她只考上了大专,哪怕没考上,我们做父母的也不会责怪她。

我女儿对于学习也有自己的一些看法,她在进行中日少年勤苦状况对比调查之后,写下了这样的文字:

中国中小学生在学习方面的勤苦态度,既让人欣慰,也让人担忧,因为学习时间过长,并不一定是好事。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教育的四大支柱: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学会求知最重要最稳定的内在动力是认知需要,即自觉自愿地学,充满愉快与成功体验地学。一个人只有具备了强烈的认知需要,才能真正做到终身学习,达到可持续发展的水平。因此,只有将学习压力变成学习动力,将升学考试的需要变为认知需要,中国中小学生勤苦学习才会成为真正的优势。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发展道路。作为父母,千万要保持平和的心态,孩子就是孩子,父母不能代替孩子,让他们选择自己的路去走吧!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如何才能保持一颗平常心呢?为您提出以下建议:

(1)给孩子适当的期望。如果父母们对孩子的期望不能和实际情况相符合,则很容易使自己陷入一种焦虑的状态里,那么自然无法保持平常心。所以,重要的是了解孩子,尊重孩子,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来设定期望值。

(2)给孩子留出发展的余地。父母可以给孩子提出一些要求,但同时也要告诉孩子,人生必然有挫折和失败,只要努力了就是好孩子,不必要求孩子“志在必得”。

(3)教会孩子生存之道。在整个人生中,幸福才是最重要的。父母应把这个目标当作自己的主要责任,给孩子一些为幸福生存锻炼的机会,比如,在课余时间让孩子们去参加一些社会活动,让孩子们与别人交往,在交往中学会合作等等。这些生存的能力比学习成绩更重要,也更有可能通向幸福之门。

第二章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六座“代桥”

好的关系,好的教育

家庭教育是什么教育?有人会强调学习,有人会强调习惯,这些都各有道理,但我认为家庭教育实质是人格教育,而情感教育是人格教育的核心。

第14节:人格教育

回首自己的经历,我们都会有一个共识,你与谁的感情深厚,谁就可能对你的影响巨大。平时,一个你敬重的人表扬或批评你,你会非常在意,而一个你不敬重的人说的话,在你心中的分量也比较轻。这就是情感因素在起作用。

在学生时代也是如此。有些学生可能因为喜欢某个老师,而将这位老师的课学得特别出色;也可能因为讨厌某个老师,也讨厌那位老师教的课。显然,这都是情感因素在起作用。

家庭区别于学校和社会之处,在于血缘情和生活情,因此,情感质量往往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亲子关系的好坏可能直接关系家庭教育的成败。穷苦的农民夫妇将五个儿女培养成大学生,而城里的教授夫妇却被自己的儿子亲手杀死,这同样是情感危机导致的悲剧。

看着女儿一天天长大,我最感到欣慰的不是女儿的成绩,而是我们与女儿有着良好的关系……亲切的、诚挚的、轻松的、民主的。

2001年春天的一个夜晚,为了帮助女儿完成她的研究报告,我们全家出动,一起去采访北京日本人学校的教师。日本教师惊讶地说:“上高三的孩子,还能与你们亲密合作行动,这在日本很少见到!”

其实,平时在家里我们更亲切。女儿学习累了,会躺在我们身边聊天,甚至会坐在我的怀里,与我讨论问题。有时,女儿还会大声地自言自语:“老爸老妈,我爱你们!”

古人说,投之以木桃,报之以琼瑶。情感的发展规律是互动的。我们了解孩子,尊重孩子,无条件地爱着孩子,她纵然是铁石心肠,也不会无动于衷的。况且,世上哪有铁石心肠的孩子?

当然,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总会顽强地表现叛逆性,我们的女儿自然不会例外。碰到那种时候,我会以柔克刚,以静制动。

譬如,某一天,上高一的女儿穿校服去上学,放学却穿着肥肥大大的背带裤回来。妻一见,皱起眉头,叫道:

“啊呀,真难看!从哪弄来的?”

女儿倚在门口,挑衅地看着我们,一句话也不说。一场争论即将爆发。

我笑了笑,说:

“女孩子穿背带裤挺精神,只是肥了一点,改改就行了。”

女儿的火气消了一些,过来与我们吃晚饭了,而且又说又笑。

饭后,我与妻散步时,她生气地质问我为何不坚持原则?我说:

“一个16岁的孩子,自己用零花钱买了件衣服,难道不比缠着父母给她买好吗?两代人的审美眼光不同,你怎么证明你对她不对?谁都有个提高的过程嘛,何必互相苛求和指责呢?”

妻想想我的话有些道理,也就不再说什么了。渐渐的,我们家中养成了平等协商或叫谈判的风气,凡事坐下来平心静气沟通一下,一般没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

教训也是有的。虽说爱子心切,可女儿也有钻牛角尖的时候,双方难免声高,冲突升级。但是,事过之后彼此都后悔,慢慢也就吸取教训,各自学会了克制,都珍惜家庭中的和睦气氛。

应当说,代际矛盾的主要方面在长辈,而长辈的秘诀在于发现孩子、尊重孩子甚至向孩子学习,因为这是促使矛盾转化的有效方法。这是我很深的体会?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