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凭什么我做
第三百八十四章
李世民坐在那里听着王昊说的计划,非常的满意,想着如果能够成功,那么长安周边区域就不会有干旱的问题,以后长安周边都将会是良田。
“昊儿啊,此事若成,对于我大唐和长安来说,可是有着巨大的好处,也许几百年后,人们还记得这个渠道,是在我们手上修建的!”李世民对着王昊感慨的说道。
“嗯,就是不知道能不能修成,能不能赶上春播,如果能够赶上春播,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有利的,如果不能赶上,到时候只能种植小麦了,这半年就白瞎了!”王昊坐在那里,感叹的说道。
“不用担心,一年的时间,不怕,而且那些麦子肯定是没有问题,今年最多就是减产,但是绝收,朕估计不大可能,明天你要记得,到甘露殿来,你放心,朕不会坑你!”李世民说着很无奈的看着王昊。
“岳丈,我也没有说你要坑我,我这不是忙着这件事吗?所以没空去甘露殿!”王昊马上对着李世民强调说道。
“你对你的自己说的话,你自己相信么?”李世民无奈的看着王昊说道。
“嘿嘿,反正我自己相信的!”王昊笑着说道,心里想着,你还好意思说我,你自己说的话,你自己会相信么?不过这些话王昊可没说,要不然,非要挨骂不可。
“行了,去吃饭,估计你爹娘都等着急了,走!”李世民站起来对着王昊说道。
“为何如此说?”李世民疑惑的看着房玄龄,居然没有那么容易。
而至于你说的费用是多少,现在我没有办法做出预算,毕竟,这件事我也是只是去研究了三天而已,很多东西还没有计算出来,
“臣赞成!”
王昊可是做事实的人,最不喜欢去大朝会,而且让王昊去大朝会,什么意思?让王昊接受那些大臣的质问,那王昊又做错了什么?需要被那些大臣们质问。
王昊点了点头,陪着李世民一起前往饭厅那边。
第二个,灌溉多少土地,这个我真不知道,毕竟各地有多少土地,我没有数据。
“依臣看,还是需要到大朝会上去解决,听听那些大臣们的想法,才能做出决定!到时候让鲁国公去给大家解释一下!”唐俭考虑了一下,对着李世民说道。
心里想着,那些大臣会从什么地方反对,花费巨大还是工程巨大,还是说需要调动的民夫太多,王昊想不明白,不知道那些大臣会从什么地方入手,不过,不管怎么样这条渠道是必须要修的。
“让他进来!”李世民马上对着李善说着,很快王昊就进来了,看到了这里有这么多大臣在,王昊也是马上过去拱手,接着找了一个地方坐下。
而此刻在甘露殿,三省六部的负责人,基本上全部到了,他们刚刚看完了王昊的奏章。
第二天早上,王昊起来的很晚,而李善一直在王昊家里坐着,一大早,他就被李世民给派遣过来,不过也叮嘱了李善,不要去喊王昊,让王昊醒来了,就前往甘露殿。
其他的大臣此刻也不说话,毕竟,唐俭说的是有道理的,他们没办法反驳。就在这个时候李善进来了,对着李世民拱手说道:“陛下,鲁国公来了!”
“可能够灌溉多少农田呢?”唐俭继续问着李世民。
“嗯,朝堂为何要反对,他们明显知道,此事对朝堂有利!”李丽瑾不懂的看着王昊说道。
此水渠,到时候会成为一条废渠,还是说真的有用,没人知道,而且臣相信,肯定不会有这么多水出来,到时候后面的那些渠道,估计是没有水过去的!”唐俭坐在那里,对着李世民说道。
“陛下,臣估计也会反对,修这么长的水渠,到底有没有用,也没有人知道,而且,这里面还涉及到了防洪的问题,陛下,渭河,也是会涨水的,如果干旱,我们从渭河取水,开凿水渠。
“此事,还是需要工部去调查才是,但是昊儿这个提议,朕感觉是对的!”李世民对着唐俭说道。
可.如果遇到大洪水的时候,水会不会从渠道里面溢出来,一旦溢出来,对于我们下游的那些农田,可是有着巨大的损失,这个那些大臣们可需要评估,另外,就是调动民夫的事情。
“谁知道呢,我反正有一种不好的预感,想着这件事估计不会那么轻易办成!”王昊坐在那里摇头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