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文 > > 后宫琳妃传 > 第77部分

第77部分(2 / 2)

孙传宗静静望着斜阳,那一抹如血的霞光逐渐洇没于天际,如抽丝剥茧般离去的背影、拉长在当年他离去的雪地之上。

注:

白起,(?前257年),芈姓,白氏,名起,楚白公胜之后。春秋时期楚君僭称王,大夫、县令僭称公,白起为白公胜之后,故又称公孙起。白起号称“人屠”,战国四将之一(其他三人分别是王翦、廉颇、李牧),为战国时期秦国名将。(今陕西眉县常兴镇白家村)人,中国历史上自孙武,吴起之后又一个杰出的军事家、统帅。秦昭王五十年十一月,白起被赐死。

史记》曰:秦昭王与应侯臣议曰:“白起之迁,其意怏怏不服,有馀言。”秦王乃使使者赐之剑,自裁。武安君引剑将自刭,曰:“我何罪于天而至此哉?”良久,曰:“我固当死。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人,我诈而尽坑之,是足以死。”遂自杀。武安君之死也,以秦昭王五十年十一月。死而非其罪,秦人怜之,乡邑皆祭祀焉。

第三十九章  比翼连枝何日愿(1)【?】

第三十九章

比翼连枝何日愿(1)

乾元元年五月十六,京城外,柳荫繁密,文武百官具侯在此处,等待摄政王凯旋归来。

午后的阳光有些许的刺眼,甘循与苗从哲袖着手静静立着,望着面前腰背微驼的徐孚敬,他的衣袖平整服帖、一尘不染,想必是认真准备过的。摄政王出京,满朝文武,数徐孚敬的品秩最高。

然而,身为一朝丞相,却是形同虚设,纵然在徐孚敬手上提拔起来的官员桃李满天下,但他却依然不得不承认这个事实,自从隆庆一朝以来,博陵侯、夏氏一族、周奕渮,相继粉墨登场,属于他的时代早已过去了。

但他依然在坚持,想守住心里的道义,奈何隆庆末年至乾元初年,短短不过两年的时间,周奕渮已是越发得炙手可热、如日中天。如今,他已是皇叔父摄政王,连皇帝与太后也不得不让他几分脸面,这样的事情,大周开国近百年,从未发生过。

他并非一味地妥协退让,他将齐正言调回京城,他暗中安排言官弹劾周奕渮,他联络权贵宗亲,然而,事到如今,是自己一次又一次败退下来,齐正言丢了官职、言官们被罢免、权贵宗亲也对他置若罔闻。眼下,连齐氏一族的中流砥柱齐正声也战死了,周奕渮更在金都坑杀四万鬲昆兵士,这是无声的震慑,若有谁敢挡了他的路,下场便只有死。

徐孚敬微微合起眼睑,自己已经七十六岁了,宦海沉浮了整整五十年。五十年下来,只觉得那样累,咸宁一朝的九子夺嫡,那样凶险万分的年代,都未曾这样疲惫厌倦过。

当年,自己年纪轻轻进入翰林院,得到了初登大宝的太宗皇帝赏识,节节攀升,那时候,根本不曾想到,隆庆元年的自己能荣居丞相之位,加封正一品太师,更是不曾想到,曾经目睹官场倾轧、曾经卷入利欲权争的自己,也会有如今这番被架空权力之日。

马蹄声由远及近、渐入耳中,身后的官员也热闹起来、窃窃低语,徐孚敬睁开双眸,远处旗帜招展,那样鲜亮喜悦的颜色,是在向全京城的人昭示,他周奕渮赢了,即便齐正声战死,对鬲昆这一仗,依旧是载入史册,是大周的荣耀。

徐孚敬微微眯起双眼,只见奕渮骑着高头大马,身着金丝铠甲,在明媚的日光中,闪烁着夺目的明丽光泽。

“摄政王王驾回京!所有人跪迎!”

出声者是甘循,他第一个跪倒在地,无比虔诚地伏在尘土飞扬的地上。

终于,到了吗?

苗从哲、江承宇、管笠相继跪下,在盛极一时的权贵面前,膝下的黄金再多,都远不如这一跪来得更合算,即便心里千不情万不愿,也要笑脸相迎,按得住心头一时的羞辱,来日才能凌驾于他人。徐孚敬微微一嗤,只静静听着身后的动静,不为所动。

未顷,奕渮的银霜宝马已到了跟前,他望着挺直了脊背的徐孚敬,唇角似有轻蔑的笑意涌起:“丞相,你转过身去。”

徐孚敬缓缓转身,身后众人,皆跪倒相迎,敛气屏声,这样恭谨顺伏的神情,不该用在这里,不该对一位亲王。

“恭贺摄政王得胜归朝!”百官山呼海拜、掷地有声。

徐孚敬未置可否,只气定神闲,丝毫没有在意周身涌动的杀机,他微一拱手:“恭喜摄政王得胜!”他微微一顿,眸光微沉,“本相年高,在此特向摄政王提出致仕之请。”

“你很懂规矩,但这番话,难道不应该向太后娘娘提出么?”

“奏折,今早已经呈递,本相只是知会摄政王一声。摄政王既然夸本相行事规矩,本相自然不能让摄政王失望。”

奕渮淡淡一笑,挥一挥手让四周的金羽卫亲兵下去,他微微侧过身子,与徐孚敬又挨近几分,仿佛是闲叙家常一般:“很好,这样滴水不漏,这相位,合该让你做了十三年。”

太极殿,皆以明黄绸缎装饰,画栋雕栏,亦是整饬一新,显得无比庄严端肃、堂皇富丽,朱成璧着明黄朱紫色吉服,端坐于凤座之上,玄凌则位于其身侧。

良久,未见奕渮入殿,朱成璧不免有些疑虑,却是竹语匆匆进殿,福一福身道:“太后娘娘,皇上,摄政王回府了。”

玄凌冷哼一声:“朕与母后一早便在这里等他,他既已入京,理应入宫请安,却先回府,真是岂有此理。”

朱成璧微微侧目,淡淡道:“徐妃身子不好,摄政王回府,也是看一看爱妻,并无不妥。”

玄凌不置可否,只转脸他顾。

约莫一个时辰,奕渮终于进殿,那神色却颇为奇怪,看不到得胜的喜气、傲气,却是阴晴不定、捉摸不透。

朱成璧笑意盈盈,起身执过一盏甘州大曲,迎上前去:“恭喜摄政王拿下鬲昆。”

奕渮目光古怪,只定定注视着朱成璧殷切的目光,忽而澹然一笑:“本王方才听到一个故事,不知太后娘娘有无听说?”

朱成璧一怔,心里揣摩着奕渮的神色,将那璞玉酒杯递到竹息手里,依旧是保持着宁和的微笑,徐徐道:“摄政王若想讲,哀家就愿意听。”

奕渮的笑意柔和,却隐隐含着一丝凌冽,若细细辩驳,似乎能看到一抹哀戚与怆然了:“听闻梁府突发大火,本王心里也很难受,毕竟梁太医服侍了太后七年,事无巨细、皆妥妥帖帖。只是本王得到了些许消息,梁太医为太医院院使,却为官不正,更曾牵连后宫,下药夺人性命,不知太后娘娘作何感想?”

朱成璧大惊,电光火石间已做好了万全的准备,她正一正耳垂的金累丝灯笼耳环,凝视着奕渮在自己面上逡巡不定的目光:“竟有这样的事?哀家倒是疏忽了。不知,是否只是误会?”

“不是误会,但也不怪太后,他也是为人做事,尽一尽奴才的忠心罢了。”奕渮的唇角似噙着若有若无的笑意,却步步紧逼,“若是旁人便也罢了,左不过太后昔年亦是为难,只怕你不出手害人,就会有人来害你。只是,如果事情牵连到昭宪太后,本王就不得不追究了。”

朱成璧下意识握紧拳头,心头的疑虑与震恐已如潮水一般涌来,这样铺天盖地的席卷,让人心头一窒。

朱成璧后退一步,却已被奕渮牢牢持住双臂,奕渮的眸光是亮泽的恨意与痛悔交加:“你知道!”

玄凌忽的站起,怒目瞪向奕渮,扬声道:“摄政王!上下尊卑有别!你怎能在太极殿失礼!”

奕渮毫不相让,犀利的目光如迅疾的白色闪电劈过,直欲将玄凌狠狠击中:“皇帝!这里没有你的事!你出去!”

情势突转急下,竹息亦是惊骇万分,她死死扶住朱成璧微有颤抖的身躯,低低劝道:“摄政王!您这是做什么!”

奕渮冷冷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