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文 > 玄幻奇幻 > 复山河 > 第五百零五章 、仇恨的力量

第五百零五章 、仇恨的力量(1 / 2)

永安,汉水侯府。

“侯爷,一切准备就绪,大军随时可以出征。”

兰林杰兴致勃勃的说道。

苦苦等待了这么久,终于到了亮剑的时候。

辽东镇叛乱,撕下了大虞朝最后一块遮羞布,像极了汉末的董卓乱政。

只不过大虞朝的情况略好一些,还有一个南京六部的备份小朝廷,尚未出现诸侯割据的乱象。

现在没有不等于未来没有,人的野心是不断滋长的。

南方各省组建的勤王联军,同十八路诸侯讨董,没有本质区别。

如果无法快速平定叛乱,重新竖立朝廷的威严,距离诸侯割据就不远了。

相较于其他势力,安南都护府无疑是先行了一步。

靠着持续的对外战争,建立了强大的陆海军,在同时期的各方势力博弈中占据了优势。

不过因为李牧的刻意低调,这些优势大都隐藏了起来。

在外界眼中,安南都护府依旧处于开发状态,汉水侯府的基本盘在两广。

一旦卸任两广总督,李牧现在拥有的这些优势,就会荡然无存。

权力这玩意儿,从来都是下放容易,想要收回去难。

在王朝末年,想要收诸侯之权,已经不是一道圣旨能够解决的。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文官集团多次试图收回李牧两广总督的位置,怎奈每一次都以失败告终。

倒不是李牧手段高明,纯粹是朝廷面临的麻烦太多,没法全心全意去干一件事。

不是这里发生天灾,就是那里出现民变,隔三差五还有北虏入寇。

为了争夺利益,朝中各派经常人脑子打成狗脑子。

许多政策计划刚刚制定,尚未来得及落实,就因为内部问题被迫搁浅。

“嗯!”

“派人通知南京六部,让他们准备好一应后勤物资,两个月后本侯带兵去和他们汇合。”

李牧平静的下令道。

如果京师没有沦陷,出兵勤王肯定是兵贵神速。

现在的情况特殊,京师已经落入叛军之手,局势本来就恶化到了极致,没有继续下跌的空间。

在这种背景下,出兵快慢已经不重要。

多留点儿时间,放任施家倒行逆施,反而更有利于接下来的平叛。

北方各省经济疲敝,根本养不起数十万大军。

漕运早就中断,叛乱爆发之后,李牧又切断了海上粮食贸易。

拖的时间越长,施家的压力就越大。

辽东军不想饿肚皮,要么纵兵劫掠北方士绅大族,要么挥师南下。

前者会断绝施家和封建地主集团勾结的路,迫使士绅集团全力支持勤王大军。

后者政治影响不大,但南方密布的水网,能削弱辽东军的骑兵优势。

“侯爷,施家倒行逆施,强逼陛下退位。

观其所为,全然是董贼第二,陛下怕是危矣。

国不可一日无君,我们当早作打算。”

听了兰林杰的话,李牧当场翻了白眼。

施家逼福安帝退位不假,但也让永宁帝复位。

父继子位的名声不好听,可考虑到福安帝皇位的由来,这么干也不是不行。

纵使施家倒行逆施,对退位的福安帝下了黑手,皇位上还有永宁帝,哪里到国不可一日无君的地步。

不过永宁帝的名声,最近几年确实臭的厉害。

把他放在皇位上,只会加速大虞朝的崩塌。

“休要胡说八道!”

“陛下吉人只有天相,岂会被一群宵小伤害。

待渡过了这一劫,定能重新登上皇位。

纵使真的发生意外,宗室中多贤能子弟,无需我等太过操心。”

李牧果断否决道。

枪打出头鸟的道理,在任何地方都适用。

施家陷入众矢之的,不是因为他们夺取了京师,也不是他们屠戮忠臣义士,更不是因为废帝,而是他们跳出来的太早啦!

哪怕真的被逼无奈,也可以冒充叛军攻占京师,再举兵勤王收复京城。

一场大戏演完之后,凭借勤王之功,顺势拿下山东总督的位置。

再还政于永宁帝,局面就会大不相同。

挟天子以令诸侯,那是过去的事了,现在已经不适用。

在大虞崩溃前,太早进入中枢,只会让自己陷入被动。

入主中枢尚且充满风险,称帝更不用说。

纯粹嫌争霸难度不够大,主动增加难度,给自己找刺激。

“侯爷,英明!”

“这次勤王,我们的任务是剿灭叛军。

其他的事情,能不掺和的,最好都不要掺和。

一旦战事结束,当以最快的速度,从京师退出来,免得深陷其中!”

卫新之委婉的提醒道。

扮演忠臣角色事小,关键是京师就一烂摊子,谁接手都得哭。

除非老天爷给面子,否则现在的北方大地,就是一个巨大的负担。

巨额的粮食缺口,能把安南都护府吸干。

北虏的威胁,也是一个大麻烦。

“卫先生说的不错,本侯乃一介武夫,不擅长治理天下。

出兵剿灭叛军还行,梳理朝政的重任,还是交给其他人好了。

不过光解决辽东叛军不够,还要考虑北虏的威胁。

鹤蚌相争,渔翁得利。

北上勤王期间,不能让鞑靼人闲着。

本侯欲派一支部队,从海上出发,伺机袭扰北虏后方。

这次任务,不求杀敌多少,主要是深入鞑靼王国搞破坏。

需要灵活运用骑兵,懂得避实就虚。

诸将,谁愿意担此重任?”

说话间,李牧把目光投向了一众将领。

大虞崩溃在即,乱世已经开启,哪怕是忠臣,也要为夺取天下做准备。

受前面几次大战的影响,在天下人的心目中,北虏只是癣疥之患。

可有历史教训在,李牧可不敢忽视这个对手。

毕竟,眼下的北疆大地,任何一路诸侯都难以立足,唯独鞑靼人例外。

既然鞑靼人有做大的可能,出于战略上的考虑,就必须提前遏制。

直接挥师一路打过去,需要耗费的钱粮物资太多,还不一定能够取得战果。

索性改变思路,直接和鞑靼人打消耗战。

取得多少战果不重要,只要把敌人拖入战争中,在战略上就是胜利。

先出动小股兵力袭扰,效果不错的话,再逐步向辽东增兵。

海岸线那么长,鞑靼人不可能全部锁死。

最新小说: 九州烽烟记 保护我方族长 父可敌国 我在百药门炼丹许多年 仙玉问道 箱子里的大明 悬壶济世,我只是想长生不老 星武耀 异:神之子01 初遇的命运 《我修仙成仙子,徒弟却开了重生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