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文 > 玄幻奇幻 > 复山河 > 第四百七十一章 、左右为难的户部尚书

第四百七十一章 、左右为难的户部尚书(1 / 2)

时光飞逝,一晃就到了年底。

随着大量的移民涌入,地广人稀的安南都护府,渐渐有了烟火气息。

尤其是政治中心永安府,搁在大虞帝国,都能排进前十。

放眼全世界,都是有数的大都市。

经济繁荣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财政收入急剧增加。

“卫大人,具体介绍一下吧!”

李牧放下手中的报表的说道。

相比永宁十年,福安元年的财政收入,大幅度增加百分之六十。

如果同永宁九年相比,更是暴增了三倍有余。

能够有这种跨越式增长,主要是对新占领区整合的结果。

“侯爷,都护府在福安元年的财政收入,大约在一千三百八十万两上下。

商业税收占比依旧最高,贡献了八百五十万两的收入。

其中盐税收入是大头,光这一项就贡献了四百五十万两的税款。

随着移民的涌入,以及对南洋地区的整合,未来依旧有不小的增长空间。

其次是矿产收入,大约贡献了两百三十万两的收入。

尤其是新开发的那几座金矿,矿石品质非常高,贡献了大量利润。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都护府明年的黄金产量,有望超过八万两。

白银和铜产量,今年也是大幅度提高,分别达到了五万斤和一百八十万斤。

产量增速最加最快的还是钢铁,分别达到了一千三百吨和一万八千多吨。

新的钢铁厂,正在扩建中。

蒸汽机在采矿业中的运用,目前已经开始尝试。

如果顺利的话,将大幅度提高采矿效率,收益有望进一步提高。

商品交易税增速也不错,贡献了一百二十万两的收入。

茶酒税增速同样迅猛,贡献了八十万两的收入。

绫罗绸缎和香料等奢侈品税,今年刚单独列项,贡献了大约十万两的收入。

剩下的都是一些杂税收入,数额相对较小。

不动产租金收入和罚没收入,从今年开始单独列项,不计入商业税款中。

这两项收入,分别是八十万两和五十万两。

都护府第二大财政收入关税,今年大约贡献了两百八十万两。

在财政收入中的占比,提升约两个百分点。

主要是都护府的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相对较为薄弱。

最主要的出口商品,居然是糠和碳,其次是木材。

基本上都销往了国内,能够出口到海外的不多。

粮食销售的收入,属于移民特别经费,暂不列入财政收入中。

都护府第三大税源是铸币税,贡献了大约一百二十万两白银。

主要得益于铜矿产量的增加,为铜币铸造创造了机会。

按照计划,明年将成立官营钱庄,专门从事银票发行。

如果推广顺利的话,未来铸币税的收入,有望大幅度提升。”

卫新之平静的回答道。

对都护府的收入,他是了如指掌。

总体来说,各项产业都在稳中向好,同样也面临着商品竞争力疲软的现实。

当前世界上主流的暴利商品,分别是香料、丝绸、茶叶、瓷器。

在这些领域,都护府通通不占优势。

想要努力都不行,物以稀为贵。

如果跟风效仿,把产能提升了上去,奢侈品就变成了廉价货。

“矿产行业发展迅猛,从明年开始,也从商业税款中剥离出来。

商品缺乏竞争力的问题,无需太过担心,这些都只是暂时的。

随着技术的发展,我们在钢铁冶炼和造船业中的优势,将逐步转化为竞争优势。

据本侯所知,船厂的订单,已经排到了两年后。

随着大虞开海的影响,民间对商船需求量非常旺盛。

船厂的免税期结束后,光造船业带来的收益,就不是一笔小数字。

高净值产品创造价值,才是未来世界竞争的主流。”

李牧笑呵呵的说道。

小农经济时代,消费市场以刚需为主,根本旺盛不起来。

像欧洲工业革命,从棉纺织业开启的玩法,在大虞根本玩儿不转。

甭管生产成本多低,都架不住人家自己动手织。

除非打破小农经济,改变大家的消费模式。毫无疑问,这是极其不靠谱的馊主意。

工业化能够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但这有一个前提条件,需要广袤的商品消费市场。

历史上欧洲选择了对外殖民,同样的玩法,大虞根本效仿不了。

在工业革命初期,李牧想不出有什么产业,能吸收上亿的劳动力。

粗暴式的玩法,估摸着征服全世界充当商品倾销市场,才能勉强满足需求。

殖民模式走不通,那就只能在不打破小农经济的情况下,逐步推进工业化。

甚至为了稳定局势,他还故意扩大小农经济圈,作为工业革命的缓冲区。

有土地给底层百姓托底,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天下就不会乱。

“侯爷,财政收入增长虽然迅猛,但财政支出也在同步增长。

光计算都护府的收支,福安元年的财政开销,高达三千四百多万白银。

如果不是向北方出售粮食,抹平了其中一半的开销,哪怕加上两广的协饷,也填不了这个窟窿。”

卫新之一脸苦涩的回答道。

大虞朝的户部尚书不好当,安南都护府的“小户部尚书”,更加不好当。

朝廷靠着税制改革,挽救了兵临崩溃的财政,安南都护府的财政还不知道该用什么拯救。

开征田赋、丁口税,被自家侯爷就否定了。

提议给食盐、铁器涨价,同样遭到拒绝。

除非北方各省一直缺粮,都护府能一直吃天价粮的红利,不然财政早晚都要崩掉。

当然,也有简单模式。

只要都护府停止对外扩张,光节省的军费开销一项,就能把每年的财政赤字降低三分之一。

如果再停下从国内移民,都护府财政直接起死回生。

不说有所盈余,反正收支平衡,还是能够做到的。

“放心好了,难民数量不可能一直这么多。

搁在太平年月,一年顶多移民数十万,差不多现在一两个月的量。

你算算看,假如移民经费支出减少八成,都护府的财政状况是不是就大幅度好转?

还有对外扩张,现在也过了高潮期,后续将放慢脚步。

去年的军费开销,就是未来几年中的最高点,往后的军费支出,顶多也就去年的一半。

两个开销大头降了下来,随着对新占领区的整合,财政收入还会大幅度提高。

最新小说: 九州烽烟记 保护我方族长 父可敌国 我在百药门炼丹许多年 仙玉问道 箱子里的大明 悬壶济世,我只是想长生不老 星武耀 异:神之子01 初遇的命运 《我修仙成仙子,徒弟却开了重生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