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文 > > 一世吉祥 > 第165部分

第165部分(2 / 2)

令杨致大感意外的另外一桩事,是他大大低估了蓬莱的富商巨贾对官爵的狂热需求。

中华王朝的历朝历代,都尊奉儒家“重农抑商”的理念为国策。自古以来,所谓三教九流中的九流,由尊至卑依次为帝王、文士、官吏、医卜、僧道、士兵、农民、工匠、商贾。商人虽然经济条件较为优裕,但政治地位与社会身份极低。是以有的商户人家不惜血本的聘请名师大儒,教导子弟一心投身科举。实乃常见。想当年老爷子杨炎无比抠门,却舍得花费重金聘请信阳名士徐文瀚来教导儿子杨致,就是一个典型事例。

这个年代的大环境概况,杨致都是知道的。但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只不过经秦骄阳之口许给了白行朗十个芝麻粒都算不上的官爵名额,白得了一处作为海关分署衙门的大宅不算,白行朗还交来了高达二百八十万两的“捐纳”银子!若说这中间白行朗没有截留,你信吗?随便粗略一算,每个名额的价格至少高达三十万两以上。由此可见。蓬莱商贾的富裕程度到了何等惊人的地步!

杨致用心细想之下,其实不难理解。

蓬莱排得上号的富商巨贾,罕有本地人氏。大多是发家致富之后,才建宅置地定居于此。乱世之中。有几个富商大豪原始积累的发家史真正见得了光?一是洗白老底,取得了合法的官方身份。万众瞩目的关注,实际上是一种间接的见证。二是搭上了海关衙门这条线。有了正式官方身份这道护身符,以后的发财之路无疑愈加通达顺畅。三是直接绕过了投身科举的独木桥。自家子弟好歹挤进了跻身仕途的门缝。三十万两?不算贵啊!简直称得上是物超所值的良心价!

杨致有意识的将白行朗推到前台做了中间人,不无掩耳盗铃之嫌。说白了就是卖官鬻爵。杨致与秦氏、白家的关系路人皆知,名声又能好到哪儿去?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皇帝老儿只给了他一堆品阶不高的乌纱帽,不用来盘活经营,莫非留着下崽儿么?何况与那些冤大头金主们是你情我愿,又不是刮小民百姓的膏油。就是有人告到皇帝那里打御前官司,杨致也是理直气壮。

九月初四日,从砣矶岛上传来消息:燕皇遣人送来的折合白银一千万两的赎金送到了。

银两是否短少,有哪些人愿意跟北燕太子走,杨致连问都懒得问,只干净利索的吩咐:放人。

玲珑闻讯,却是默然良久。

如此一来,自己无异于与北燕皇族彻底决裂,此后与父母和弟弟不知何日才能重聚相见?即便重聚,那又怎么样呢?

对于眼下的北燕来说,一千万两实在不是小数目,几乎当得上北燕两年的国赋收入。纵然杨致只收取了折合现银五百万两的等价黄金,其余可用珍宝古玩相代,北燕少说也要两三年才能缓过劲来。大夏国势日盛,英杰辈出。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北燕国库空虚,国势日衰,国力渐弱,灭国之期还会远吗?可怜自己先前一介女流之辈,不惜舍生忘死为国奔劳,到头来竟是镜花水月的南柯一梦!

除了送与英娘的一百万两不算,现在杨致手上的银票还有近九百万两。看着犹如手纸一般的厚厚一摞,足以令玲珑瞠目结舌了。即便如此,杨致仍是能省则省。刻制官印、定制官服、作为海关分署衙门大宅的修葺装点……,前期筹备的一切开销,只干巴巴的给毅先生丢了一句话:都找白行朗要去。

毅先生原本脸皮不薄,见杨致刚收了二百八十万两巨银入袋,却在几个小钱上依然赖上了白行朗,连他都神色讪讪的感觉有点过分。可杨致的几句感叹,更是雷得他头晕眼花:以后这里就是你的地头了,老子这是在帮你省钱呢!没办法,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

从燕皇那里勒索得来的巨额赎金,堪称一笔意外横财。做为筹谋退路囤积物资的启动资金,应该是绰绰有余。杨致几乎抄家底的从长安带来的七百万两银票,本想将大部分交与玲珑,以便用于应付此事。现在看来,更像是转移资金了。

常言道,出门多带钱。日后不是每到一个地方,刮起地皮来都像在蓬莱一样得心应手。思量之下,只给了玲珑五百万两。分署初设,千头万绪,诸事繁杂。也不是小看了毅先生,能在年前把分署的架子搭起来,人手聘请、招募、整训到位,就已经很不错了。家门口的开场锣鼓,怎么说都不能演砸了。是以又给了毅先生一百万两,自己还留了近三百万两。

九月初六日,官印、官服与其余各色袍服都已到位,从外海诸岛挑拣的一百人手也已登岸待命。为免毅先生重蹈自己光杆司令的覆辙,杨致选出二十人给他留用为创始班底。

九月初十日,宜出行、开市、求财,上上大吉。

杨致与玲珑依依惜别之后,带领近百属下前往济南。秦空云不再同行,而是南下去了金陵。(未完待续。。)

'邪云曲 第299章 前度总督今又来

去年杨致命张博虎手持御赐金牌去莱芜调来的三千府兵,被他以“加强海防、严防海盗”为由留驻在蓬莱城外。

两个领兵校尉早已是明里暗里喂饱了的,而诸多军士除了能照常领到一份朝廷的粮饷,还时常有些额外油水。调防至此大半年以来,吃得饱穿得好,没事出去溜达一圈,到哪儿都有几分面子。人所周知海盗都是听侯爷的,咱们也是听侯爷的,其实都是一家人。说来说去,三千府兵虽然不是杨致豢养的私人武装,却也相差不远了。

常言道,小心无大错。杨致来时未曾惊动,离开之时特地邀上了毅先生,一同前往蓬莱城外的府兵驻地。

玩的还是领导下基层来视察的老套路,无甚新意可言,但很有必要。并非杨致小气,当日张博虎就自己的做法对六喜解释的那番话语,言犹在耳:兵饱则骄,兵饥则劳。务必赏罚有度,不可惯出无赏不战的毛病。

两个领兵校尉各自赏银二千两,当着二人的面,将三道无条件见令奉调的空白军令交与毅先生。尔后命两名校尉召集百夫长以上军官训话,当众明确自己海关总督的新身份,每个百夫长赏银一百两,另给三千两犒赏所有军士。

毅先生对杨致的驭下之道又有了新的感悟:你说他大方吧?连几千上万两银子的细账都要赖在白行朗头上。你说他小气吗?平日打赏亲信属下,随便一出手就是几千上万两。为筹建蓬莱海关分署,连眼睛都不眨就将一百万两银子交到自己手上。面对数千军士。上上下下一共就花了一万两,竟然令整个军营欢声雷动。直恨不得人人立马拔刀为他去拼命!你敢说这不是学问?

杨致从来都不会做亏本生意,令毅先生目炫神驰的还在后头:杨致居然向蓬莱驻军“征用”了一百匹战马。一百把军用制式腰刀,三十具硬弓及所配箭囊。且不说这些马匹军刃平日都是朝廷严控、有钱都没处买,单论价值而言已不下二万两!……您今日不是来劳军,而是专程来讹人啊!问题是就算白要,也没人敢说不给。

在海上为匪与登岸为官为吏当差吃粮,完全是两码事。

在外海诸岛数千部众当中挑拣出来的一百人手,平日大小都是个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