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文 > > 一寸河山一寸血 > 第87部分

第87部分(2 / 2)

关键时候,板垣却跟海军吵上了,没时间南下。

日本海陆军内部大致有一个分界线,即北边归陆军,南边归海军。按照这一“惯例”,北方战场应该没海军什么事,但海军的军舰一天到晚在青岛海面上转悠,若不是突然爆发淞沪战役,他们早就想在青岛实施登陆了。

在淞沪战役上,海军先点火,陆军却像当年的“一·二八”会战那样,后来者居上,风头完全压过了海军,这次进攻青岛,参谋本部就想到,与其让对方抢先,不如打声招呼,大家一齐上。

军令部开始没说什么,但在得到一个报告后,不干了。

报告是第4舰队送上来的,据他们说,原驻青岛的于学忠第51军已经调到淮北去了,青岛几乎等同于空城一座。

一座空城,第4舰队一家就能搞定,为什么还要等他们陆军。

板垣师团?离青岛还远得很哩。

最后这句话倒不假,因为要给韩复榘时间考虑“独立”,矶谷过黄河就晚了,板垣则更晚。

军令部一听青岛是这样一种状况,马上就动了心,再不顾及和参谋本部的所谓“君子协定”了。

那你们赶快登陆,拿下青岛,算尔首功一件。

第4舰队照此办理,两天之后果然如愿以偿地占领了青岛。

登陆后,他们才发现,日本在青岛价值两亿多日元的几十所重要工厂已全部被毁,同时胶济线上的铁路和公路也遭到了破坏。

工厂被炸也就算了,那铁路公路总不能看着,得去修一修,因为板垣师团马上就要打那儿过了。

但是海军睬都不睬,自当年的“一·二八”会战起,他们就没靠自己本事真正占过几座重要城市,现在得了青岛,欢庆胜利还来不及,理你?板垣算哪根葱。

板垣师团一向以机动速度快著称,可是由于这个原因,他们很晚才赶到青岛。

等板垣到青岛一看,海军竟然连招呼都不打一声,提前吃了独食,顿时大怒。

更让板垣火大的是,第4舰队占领了青岛之后,似乎这里已经全归他们所有了,陆军连碰都不能碰,所过之处,到处都张贴着“海军管理”的纸条。

你总得让我们有吃饭睡觉的地方吧?

第4舰队翻了个白眼,要不你们就睡大街上吧,那里不属海军管理。

板垣脸都绿了。作为北方战场上“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名将,谁能不给他板垣三分薄面,这口恶气如何忍得。

这时的板垣不是没事做,有一大堆正事正等着他去处理,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南下与矶谷做配合,会攻徐州,可人家板垣也是有血性的人,要不怎么说“板垣之胆”呢?

徐州晚一点攻都无所谓,还会拿不下来吗,倒是这个海军太可恶了,我偏不南下,就要在青岛和他争个短长。

让我睡大街,老娘跟你们拼了!

板垣层层上访,状子首先就递到了第2军司令部,西尾寿造司令官闻讯之后,理所当然站在了板垣这边。

说好一起干的,又临时变卦,这帮人怎么老是这样贼兮兮的。现在就算不能五五分成,三七开也是要的,海军一定要让出一部分防区给我们第2军。

第4舰队哪里愿意,我们卖力气打下来的,凭什么要分给你们?

西尾不肯罢休,又把状告到了华北方面军司令部。

板垣师团是华北方面军直辖主力,等同于亲儿子一般,寺内当然也不舍得自己亲儿子受委屈。

告诉你们,板垣君是名将,汝辈何德何能,敢对之侮辱孰甚?

寺内虽然身为日本陆军在华北战场的最高军事首领,但第4舰队同样不给面子,根本不愿作出任何让步。

事情闹到最高层,只好由双方老大——参谋本部和军令部直接协商,后者总算答应让第4舰队抬一抬屁股,挪出点地儿给第2军。

因为这么一吵,板垣南下就被拖了下来,也因此给李宗仁腾出了重新部署和选将的时间。

第33章 中国功夫

在包围李宗仁的三个日方选手中,板垣无疑名气最大。

他虽曾被陈长捷打得差点现出原形,但随后托香月的暗中帮忙,仅用一天时间,即从以善于守城闻名的傅作义手里拿下太原,一时声名大噪,以致日本军界无人不晓板垣和他的“钢军”,俨然已是华北最大牌的日军主力。

忻口会战,板垣师团在血拼中损失不小,尽管马上进行了休整补充,然而丧元气的东西不是立刻就能补得过来的,这也为他后来的临沂之败埋下了伏笔。

话是这么说,可是举目四顾,能与板垣一较短长的国内战将,仍然渺不可寻。

趁着板垣在青岛跟海军打官司,李宗仁急寻战将——不是一定能与板垣较量,而是只要应付得了场面就行。

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可是五战区别说大将,连牙将偏将都寥寥无几,一眼扫过去,几乎全是场舶晚椎闹鳌?br />

韩德勤立于帐下,用手朝自己一指:长官叫我?

老李一咧嘴,赶紧转移视线。

五战区部队,韩德勤垫底,所部由江苏保安队改编而成,本来就不是正规军,虽然换了马甲,但也只是门面好看一些而已。

保安队肯定不行,还有没有稍微顺眼一些的?

一旁的幕僚提醒:长官您就别横扒竖拉,挑三拣四了,一共就剩下两位,非此即彼。

一位是东北军缪澄流。

东北军战斗力一般,但一般里面还分别,于学忠算是一般里面上等的,缪澄流只能排在中下,早在长城抗战时,这位仁兄打仗时那副上气不接下气的样子就让人目不忍睹了。

老李叹了口气。也许缪澄流会比韩德勤强些,却哪里是板垣的对手。

那就只能用最后一位了。

最后的这位战将,是庞炳勋。庞炳勋也属老西北军支脉,过去因伤瘸了一条腿,因此得了个外号“庞瘸子”。

庞炳勋是一员老将,“老”是年纪很老的老。

这一年,他已近60岁,大概整个老西北军出身的将领,尚在军中的挨个数,没有比他年纪更大的了。

这么一大把年纪还能在军队里面任职,不退不休,庞瘸子能混也是真的,所以人送外号“军中不倒翁”,而且他的军职也颇能给人以假象:他是军团长,比军长还大哩。

不过能升到这个职务,绝不是庞炳勋的军功有多高,纯粹还是年纪太大的缘故,没人好意思再指挥他,就索性让他独门独户,指挥一个“军团”。

所谓的庞军团,更是搞笑,并不是什么大规模合成兵团,只不过是五个步兵团凑一块罢了。

以前的李宗仁“常在江南,少来华北”,对老西北军的这些人不熟,到五战区走马上任,才与庞炳勋首次谋面。

这一见面,差点把李宗仁也闹了个大红脸。

在庞炳勋面前,他只能称为小李,人家才是老庞哩。旧军队讲究礼数,年纪小的指挥年纪大的,总让人觉得尴尬。

小李只好先跟老庞打声招呼:论年纪和资历,你是大哥,我是小弟,你大我小,本不该我来指挥你,但为了抗战,只好将就一下了。

客气完了,得来实质的。

李宗仁问庞炳勋,有没有什么困难,需要我帮助解决的。

老话说得好,冷庙烧香,五战区一共就这么几个战将,要想别人常来庙里给你烧香,当然要先显示“菩萨的灵验”,帮人家实现几个愿望。

庞炳勋的第一个愿望,是希望不要裁他的兵。

按照编制序列,庞炳勋有一个特务团超编了,统帅部要求其“归并”。所谓归并,就是并到另外四个团里面去,而粮饷也只能照那四个团发。

问题在于,庞炳勋的每个团人数都是足额的,僧多粥少,平均下来大家就都吃不饱了。

如果庞炳勋不肯“归并”,那就只能遣散特务团,否则将面临全部停发粮饷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