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文 > > 一寸河山一寸血 > 第86部分

第86部分(1 / 2)

>

不过韩复榘的一个幕僚说得好,中国败了,不等于大家都败,说到底,那是以蒋介石为首的中央朝廷败了,作为封疆大吏仍然能找到自存之道。

清末,慈禧老佛爷向全世界下战书,导致八国联军打进北京,但很多省份都没事。

为什么,就因为实行了“东南自保”,也就是这些省的地方大员们和各国列强达成协议,你不打我,我不打你。

当年的“自保”倡议者里面,就有山东和四川。

历史往往都是在不断重复。如今刘湘和韩复榘要复制历史,一个是地盘和枪杆子都要,另一个是暂时保不了地盘,就先保枪杆子——有枪杆子在手,何愁今后没有地盘。

两家最后商量的结果是,会师鄂西,合力阻挡中央军进川!

了解到这个可怕的秘密之后,蒋介石后脊背一阵阵发凉,然后冷汗直冒。

还保卫武汉呢,照这个样子,尚未与日军打起来,就得面临腹背受敌的困境:东边是日军,西边是川军和鲁军,自己被夹在中间,动弹不得,左右不能。

原先蒋介石还在犹豫,对韩复榘要不要动手,动到哪一步。

“七七事变”以前,在与日本人争斗的过程中,南京政府以对“华北三角”的争取为最激烈,他本人用功也最多,现在宋哲元、阎锡山都过来了,抗战立场也很坚定,只有一个韩复榘,仍然拿捏不住,不知道用什么策略才能最终稳住对方。

看到这份报告,他才终于下定决心。

现在对韩复榘已不是处分的问题了,而是生死存亡系于一刻,你不除他,他要除你,先下手为强,后下手必遭殃。

同时,蒋介石心里也明白,对付韩复榘,并不像座中衮衮诸公说得那么简单,对方手中有军队,如果那么好对付的话,可不早就解决了。

有决心,更要有策略。

1938年1月11日,蒋介石督师河南开封。

在到达开封府后,他即刻召开军事会议,并规定,凡一、五战区还没轮上打仗的,师长以上的全要与会。

这时韩复榘正准备继续退入河南,当然也接到了会议通知。

对于要不要与会,部将孙桐萱等人劝他不要去,怕蒋介石来者不善,在开封摆的是一桌鸿门宴。

韩复榘一退再退,都是跟五战区和统帅部的命令在对着干,所以心里也有些发毛,迟迟犹豫不决。

这情景急坏了一旁的蒋伯诚。

作为蒋介石放在韩复榘身边的最大卧底,开封会议的内幕他岂能不清楚,假如韩复榘不去,这场戏可唱给谁看?

情急之下,他便将一份刚刚由李宗仁转来的密电送呈韩复榘。

韩复榘细看之下,上面密密麻麻,有40多个将领的名字,连孙桐萱都名列其中。

若是鸿门宴,他们还会让孙桐萱这样的小角色与会吗,不可能。

于是韩复榘打消顾虑,带上孙桐萱及一个特务营前去开封。

去了以后他才知道,这恰恰就是一场请君入瓮的鸿门宴,不过不光是为他一人所摆而已。

抓捕韩复榘的整个过程,皆由戴笠一手策划和组织,可谓环环相扣,滴水不漏。

当蒋介石宣布其罪状时,会议室内气氛紧张,就连孙桐萱等人都噤若寒蝉,作声不得。反倒是曾为韩复榘所奚落并拒绝援救的宋哲元站起身来,为之求情,说韩复榘固然因不听命令而罪有应得,但希望能看在其是个粗人,没有多少知识的分儿上,予以从轻发落。

冯玉祥时为军委会副委员长,也不肯为韩复榘这个昔日的老部下说情。环顾偌大一个老西北军体系,仅宋哲元一人站出来为韩某说了两句,足见这人的人缘实在是糟糕透顶。

在抓住韩复榘后,何应钦奉命来到汉口医院。

他板着脸,对刘湘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你知不知道,韩复榘已经被扣留了。

刘湘心里一惊,但到这个时候,他还要装一下糊涂:为啥子哟?

何应钦只轻轻点了一下:因为他的部队要开到襄樊去。

刘湘的脸开始发青发白。

再没什么可说的了,秘密已经全部暴露,而这个秘密的泄露,对当事人来说,无异于一个致命打击。

何应钦走后十分钟,刘湘大口大口吐血,直至昏迷不醒,三天后一命归西。

人死了,一切都好说。

在官方公告中,刘湘的临终遗嘱颇有令人动情之处,谓:敌军一日不退国境,川军则一日誓不生还。

政府对其明令褒扬,追赠陆军一级上将,丧礼极尽哀荣。

与之相比,韩复榘就倒霉多了。

原来担心的鲁军可能异动的情况,并未因韩复榘被捕而发生,一者鲁军乍失灵魂人物,山东又即将不保,倭寇环伺,无力也无心起来“造反”;二者蒋伯诚很好地控制住了局势,使得中下层鲁境人士能各安其位;三者韩复榘轻弃山东之举,也确实引起了天人共愤,以致在他陷入囹圄之后,极少有人为之鸣冤叫屈。

在开封待了半个月之后,韩复榘被解送武汉,经军法会审处以极刑,成为抗战中继李服膺之后,第一个被处死的国民党上将。

有好事者就此拟了副对子:枪毙韩复榘,吓死刘甫澄(刘湘的字)。

第31章 沙粒或者蚂蚁

韩复榘被捕及被处死,使抗战军民精神为之一振,而津浦线部队轻于进退的情况亦为之大变。

但是韩复榘先前闯下的纰漏实在太大,一弃黄河天险,再弃重镇要隘,津浦线变得无险可守,第2军主力部队姬路第10师团更是横冲直撞,如入无人之境。

姬路师团师团长是矶谷廉介。

矶谷廉介,毕业于陆大第27期,他与土肥原和板垣征四郎是陆士同学,皆来自于“荣耀的第16期”,毕业后,三人也很快被列为日本陆军中的“三大中国通”。

所谓“中国通”,均占有熟悉中国地理的优势,因此都是侵华将领的上上人选。自矶谷出任姬路第10师团师团长后,该师团也被称为矶谷师团。

第2军南下,规定矶谷和板垣相配合,实行分进合击战术。此时板垣的名声正如日中天,然而跟这样一个明星校友在一起,矶谷却并不甘愿充当配角,他认为自己同样有像板垣一样一夜成名的潜质,只是早晚而已。

自强渡黄河成功之后,这一结论似乎也在一步步得到验证。

韩复榘在前面跑,矶谷就在后面追——其实也不用追,矶谷几乎成了山东的“接收大员”。矶谷师团渡过黄河之后,四天进入济南,又四天拿下泰安,除了赶路需要时间,其他可谓一路顺风。

这时候的矶谷真个是春风拂面,两只手都热得发烫,有一种摸彩票摸什么中什么的感觉。

当华北战场上除了板垣之外,又一颗名叫矶谷的将星冉冉升起的时候,你们千万不要感到奇怪,因为原本就该如此。

矶谷坐在马上,一脸都是“得意的笑”,仿佛自己已经站在了徐州城下。

与矶谷相比,他的对手却在发愁,愁的是缺兵少将,调不出人来抵御矶谷。

本来李宗仁还指望韩复榘和鲁军能守住防线,却不料希望越大失望越大,自鲁军退却后,津浦线上几乎无一兵可调,无一将可用,已到了饥不择食的程度。

老猛仔在将将方面的特点,一言以蔽之,即“不拘一格”。

当然,他如今的情况是,就算想“拘”也没法“拘”了,淞沪战后,中国军队精锐损伤严重,剩下来的也大半撤往武汉,他只能领一群杂牌打天下。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