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文 > > 一寸河山一寸血 > 第74部分

第74部分(2 / 2)

一旦你上当,被骗进这座“囚笼”,就会有一架日机悄悄地离开队伍,然后从你背后忽然出现,直至杀人于无形。

这些战术都需要有极高的飞行技术来配合,即使是顶尖的中国空军飞行员也很少有人能够完全做到。

陈纳德曾亲自驾驶一架鹰式战斗机临近观察,不料连他自己都差点被困在“囚笼”里出不去。幸亏美国人飞行技术高超,采取了同96式一道翻滚的办法,才使背后的杀手未能找到可乘之机。

一流的飞机性能,一流的飞行技术,再加上一流的飞行战术,当96式护卫着轰炸机冲过来时,迎战的中国战斗机就像纷飞的雪花一样被击落下去,只有一些技术最好的才能做到驾机全速逃离。

当然还有死也不肯服输的男子汉,比如陈纳德的中国高徒刘粹刚。

看到日机天天在南京上空肆虐,而且如入无人之境,他气得哇呀呀大叫——大丈夫可杀不可辱,誓斩尔等鼠辈!

就像《三国演义》中关云长那样的猛将,一捋颔下长须,大喝一声:取我宝刀过来。

在登上战机之前,刘粹刚把身上的钱包取出来,交给机场上的一位东北老乡:钱包里的钱不多,如果我战死当场,将来捐给抗战者,聊表一点心意。

刘粹刚单机杀向敌群。

刚闯进去就落入埋伏,后面突然杀出的一架96式,一口将刘粹刚死死咬住。

刘粹刚拼命摆脱,但鹰式仍然受了伤。受伤之后,战斗机开始失去平衡,只能左转,不能右拐,甚至有坠毁的危险,而日机仍然不依不饶,紧追其后。

你高飞,他就高飞,你低掠,他就抵掠,凭借高出一筹的爬升和速度,牢牢地压着你一头。

两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短,96式已经贴近鹰式的尾部,日军飞行员兴奋莫名,在他看来,猎物已经插翅难逃。

处于这种情况下,既使你是王牌飞行员,百分之一百也得缴枪或者完蛋。

然而就在日机要瞄准射击的一刹那,令人惊诧的一幕出现了,中国飞机忽然来了一个“巧妙的急转弯”,这一动作从轨迹上看,像一个直“8”字。

立刻,鹰式脱离了96式的射程和火力范围。

百分之一百要完蛋了,可刘粹刚却属于那百分之一百零一。

日军飞行员自然不肯善罢甘休,在他看来,对手已经是个身上插了箭的兔子,纵使垂死前还能来几个救命动作,相信也蹦跶不了几下。

你来直“8”,我也会,不过依葫芦画瓢而已。

一次,两次,两个空中格斗的高手都用上了全部力量,汗水涔涔而下。

两次直“8”字的单臂大回旋之后,刘粹刚仍然没有能够摆脱追杀,每一分,每一秒,都有被其一口吞噬的可能。

这场空中追逐赛,已进入了最紧张的时刻,死神不断鱼跃俯冲,它张开血盆大口,逼视着决斗的双方。

耳边,似乎已经听到牙齿咬啮肉块的声音。

地面上响起了一阵阵惊呼声,那些躲避空袭的人们提前从防空洞里走出,做了“空中大肉搏”的现场观众,在极度惊险的一刻,有的人忍不住用手捂住了自己的眼睛,他们实在不愿再看到自己的英雄自空而落。

直“8”第三次。

一升一降,一擦一过之间,日军飞行员忽然猛地意识到,原来自己在后,现在却变成了在前。

这只是一个非常短暂的瞬间,电光火石,几乎让人难以察觉。

但已经足够了。

身后的刘粹刚反客为主,一串长射后,96式应声落地。

地面上的人们惊呆了,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这个微妙的变化出现在什么时候,只看到日机冒着白烟,撞到地面,然后粉身碎骨。

前后,仅几分钟而已。

一摸案上杯盏,热酒尚温。

本来已经成为别人的猎物,但临时可以自己再造一个伏击圈,反过来将对手装进笼子,这种胆略和技术连日军王牌飞行员也惊羡不已。

可是这样击落96式的场面毕竟少之又少,刘粹刚当时也是冒着九死一生的危险升空作战的。

陈纳德看到,许多飞行员战死沙场,优秀者越来越少。

为了留下种子,他不得不采取措施,把他认为最优秀的飞行员都尽可能暂时“雪藏”起来,可是他也知道,这些幸存者就像是室内靶场中不断移动着的靶子,也许这次躲过了死亡的追逐,下一次未必会那么幸运。

在暴风雪中,花朵的凋零,只是早晚而已。

1937年10月27日,刘粹刚在一次迫降时,由于缺乏夜航设备,意外地与地面一座小楼相撞,机毁人亡。

11月21日,高志航在河南周家口机场遭到日军航空队突袭,被炸身亡。

高志航在兰州试飞苏联飞机时,曾让人捎信给空军司令部的同乡:苏联战机速度够快,战胜96式有望,日必败,我必胜,我们不久就可以回东北老家了。

唐人有诗曰: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可是终究,这些东北籍飞行员大多数都没能活着回去,世间之不幸,真非人所能逆转。

悲情还在继续。

12月3日,有“江南大地之钢盔”之称的四川籍飞行员乐以琴升空作战。当时他的鹰式座驾已经破损不堪,只能临时驾驶机场内的最后一架意大利战斗机。

意大利飞机性能很差,转身慢,爬高慢,什么都慢,乐以琴驾着这架破机,犹如戴着枷锁在跳舞。

很快飞机就中了弹,由于打开降落伞较晚,乐以琴坠地牺牲。

至此,中国空军“四大天王”没了三席,站在前沿的优秀飞行员伤亡殆尽。

有一天,宋美龄让陈纳德陪着她一道去迎接归航的飞机。

一共11架,当它们降落时,一架冲出跑道,栽入稻田,一架翻着筋斗,起了大火,一架撞上了来救火的汽车……

11架有5架失事,4名飞行员丧生。

这都是意大利教官培训出来的飞行员,没有优秀者,只有让他们上了,而上去之后就是这个结果。

宋美龄目瞪口呆,她哭着问陈纳德:我们该怎么办,该怎么办呢?

陈纳德无言以对,连一句安慰的话都说不出来。

上帝,事到如今,还能够怎么办。

进入10月,中国空军参加淞沪会战的80架飞机,只剩下了不到12架,确实是连神仙都没有办法了。

第14章 孤军精神

松井建立陆上机场,却并不是为海军航空队准备的。

与他原先的预料相反,自强渡蕴藻浜以来,上海派遣军的推进速度仍然十分缓慢,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不知道守军究竟有多少,抵抗阵地又有多广。

只是看到前面不断有新的部队和阵地冒出来,打掉一个又来一个,打掉一双再来一双,生命指数不跌反涨,好像总也打不完,打到最后连自己都差不多要泄气了。

在建立陆上机场以前,松井只能调用海军航空队的飞机,但问题是,海军那帮人不知道陆军需要什么,瞎侦察,搞的情报尽为鸡毛蒜皮。

松井拿着一堆情报看了半天,仍然是一头雾水。

此外,由于不懂陆上战术,海军航空队与地面陆军在动作配合、火力协同等方面也存在着很多问题,所以这次松井建完机场就把海军给甩掉了,他召来的是陆军航空队,后者研究的就是陆上战术,自然比海军航空队要对路多了。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