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文 > > 一寸河山一寸血 > 第13部分

第13部分(1 / 2)

>

结果北平竟然无人可派。

张海鹏蠢蠢欲动,黑龙江省危如累卵,万国宾惶惶不安,无力挽救危局。

关键时刻,谢珂建议,在黑龙江省两支劲旅的旅长马占山和苏炳文中间选出一人,由这个人来坐镇全局,而谢珂自己,则心甘情愿担任副手。

在当时,谢珂是除万国宾之外的黑龙江省最高军政长官,他推荐的人都是他的下级。

一切都为了抵抗侵略。

他知道这才是真正的大局。

我们看到,在那种混乱的局面下,凡东北军政要人,大多不是选择苟且偷生,仓皇逃窜,就是浑水摸鱼,觊觎权位。

谢珂,你是一个纯爷们儿。

万国宾自己已没有多少主见,马上把谢珂的意见电告北平。

张学良经过斟酌,旋电告黑龙江各军,由马占山代理黑龙江省政府主席、军事总指挥,谢珂为副指挥兼参谋长。

这无疑是一个正确的决策。

我相信,多多少少,上帝会记得关照每一个信徒。哪怕只是一次。

张学良是个基督教徒,而且据说还很虔诚。所以虽然这位仁兄一生之中不知犯了多少个错误,但是上帝他老人家终于还是开了一回眼,让少帅破例聪明了一次。

我们都很欣慰。

我知道,“九一八”前后的历史大多不怎么好看。

但是黑龙江这一段绝对是个例外。至少它还能提提神。

因为我们不需要再拿着“不抵抗”的命令自我阉割。

因为我们不会再让日本兵像追兔子一样撵着四处乱跑。

因为我们即将看到一群铁骨铮铮的英雄,一场虽败犹荣的比赛,一曲气壮山河的颂歌。

OK。开始吧。

张麻子的脸现在除了有小豆豆,还有猪肝色。

张学良的通电也发给了他一份,上面明明白白地告诉他,江省主席的宝座落空了,已经属于一个叫做马占山的人所有。

他只是像猴子一样被结结实实地耍了一把。

此仇不报誓不为人。

张麻子发了狠,点起本部兵马,浩浩荡荡向省城齐齐哈尔进发。

他的部队该称为伪军。

伪军这个名词,颇有点中国特色。

二战那会儿,德国军队狂飙突进,欧洲各国都陆续出现了一些叛军,就连苏联在战争初期也出现过追随德国的本国部队。不过与中国的伪军放一块儿,那都是小巫见大巫,没法比。

中国的伪军不仅规模大,数量多,存在时间长,而且流派众多。捡大的说,就有北方的“满蒙”伪军,南方的汪派伪军。

北方“满蒙”伪军中,张麻子算是上位比较早的。

第一次亮相,后台老板自然也要给些彩头,以壮声色。多门特地调动了关东军飞行队的一个中队在空中助战。

可是到了临门一脚,张麻子不知怎么又软了,嚷嚷了半天,结果还是没能“伐”成。

多门要派给他的飞机也因为当天风太大而没有起飞。

不久之后,张海鹏再次出兵。

得悉即将大兵压境,省政府一片慌乱。万国宾也终于露出了他公子哥的本色,带头跑了。

一把手都能跑,剩下的文武百官也个个有样学样,拖家带口溜之大吉。

也没别的地方可去,只能先往哈尔滨跑。这一跑,连哈市都被他们祸害了。

战乱年代,金子是硬通货,最值钱。这帮达官贵人逃到哈市以后,用手中的钞票拼命抢购金子,竟然引起哈市金价暴涨,严重扰乱了当地金融市场。

眼看形势到了最危急的时刻。

在马占山尚未到任的情况下,参谋长谢珂立即站出来主持大局。他将剩下的文武要员们召集起来,共商对策。

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在会上,坚决抵抗的主张却遭到了与会者几乎众口一词的反对。大多数人的论调,不是投降,就是逃跑。

谢珂非常失望。他决定不再跟一群胆小鬼们废话。

只有战场之上分出高下才能证明一切。

这个战场在嫩江铁路大桥,即著名的江桥。

一条嫩江成了齐市(齐齐哈尔)的天然屏障。江桥横跨江面,关系省城乃至全省的安危得失。

为什么不索性把大桥炸掉?

这当然是一个最省事也最有效的办法,但是不可能。

因为日本人是这条铁路的债权人,并拥有部分经营权。

张作霖当初答应让日本人修这条路纯属无奈,根本没有想到现在投鼠忌器,会这么麻烦。

此次出兵,张麻子下了血本。

他把家里的三个主力团都派上来,指挥官是他手下最得意的战将徐景隆。

他自己也亲自压阵,坐着专列过来了。

不是说列车都让万国宾给拖走了吗?

这新添的军列是多门给的。为了让这群孙子帮他打仗,多门除了不愿给人,什么都可以商量。

而张麻子之所以把声势搞得这么大,也是因为他得对多门和关东军有所交代。

第一次做了回软脚蟹,第二次怎么着也不能让主子再失望。

“大兵扫荡,草木无存,要拿出皇协军的气势,否则皇军会看不起我们。”

这句话是《我的兄弟叫顺溜》中的著名汉奸、南方伪军的优秀代表吴大疤瘌的名言。

其实,北方伪军的老前辈张海鹏也是这么想的。

还没走到江桥,张麻子和徐景隆就乐了,因为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除了一座桥和白花花的江水,哪有半个守军的影子。

第23章 东北纯爷们儿(2)

他们认为现在留给他们的省城也许早已是空城一座,城里的人都逃之夭夭(万国宾们的确如此),剩下的也许就是给“皇军”报捷了。

张麻子先去吃饭,徐景隆则率部搜索前进。

没动静只是因为还没进入谢珂的火炮射程,张麻子一走,伪军就陷入了炮火的包围之中。

有的炮弹打远了,落在队伍后面,慌乱不堪的伪军以为后路也被抄了,掉头就跑。

徐景隆急了,部队这么操蛋,回去怎么跟姓张的交代。他当即把自己的撒手锏——骑兵马队调了上来。

能被张麻子看中,这徐景隆的确是很有些二杆子劲头的。为鼓舞士气,他打马扬鞭,冲在了最前头。

骑兵马快,利用打炮的间隙,很快就冲到了南岸桥头,却被北岸的徐宝珍卫队团候个正着,打得人仰马翻。

徐景隆是个老兵痞,子弹从空中划过,他知道是往哪个方向飞的。当下赶紧一拨马头,打马就往小道躲避。

他没想到的是谢珂在小道上还布有地雷阵。

正所谓聪明反被聪明误。这么一闪,连累他的坐骑跟着一块儿倒大霉,轰的一声,人马一齐飞上了天。

一桌意外的麻辣大餐,终于把这支张狂一时的伪军给干得没了脾气。

看到折了大将,张麻子气急败坏。他就像输红了眼的赌徒,怎么也不肯从桌上下来,还准备试试运气,让自己的大儿子整队再战。

第二天早上,另一个儿子给他发来了电报。

看完电报,他就一声不吭地带着残兵败将回老家去了。

原因是留在洮南的两个团搞起了窝里反,再不回去,自己的老家都快要保不住了。

虽然击溃了张海鹏,但谢珂参谋长的神经仍然绷得很紧。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