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罗……小罗!”街上传来一阵叫喊。
“班主!”小罗冲街上叫喊自己的人边喊边招招手。
班主看到,忙向茶馆中跑进来。跑到小罗身边,摸摸小罗的头,班主低声说道:“我知道你们是什么人,请你们离我们远点,孩子们都还小,都孤苦无依的,能活下命来就已经很不容易了,再要是糊里糊涂的丢了命……你们都是会功夫的,有什么情况都会躲会跑,这些孩子平日里只是学些个戏把式、花架子,真有什么事,就剩下任人宰割的份。和春班运气好,这次没有被治罪,已经是天大的造化了,再不想扯上什么麻烦。”
听他这么一讲,蔡九仪低声暗骂道:“你是不是我们汉人?这鞑子占我家园,杀我汉人,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杀我多少汉人。亏你身为一班之主,竟说出这等没出息的话。”
“就是因为我是一班之主,我才这么说。哼,我没有你们那么伟大的抱负,我只知道不管谁做皇帝,我们老百姓想要的只是能够活下去。给我们饭吃的,就是好皇帝,饿死我们的,就不是好皇帝。我手里这些孩子,个个天真,什么都不懂,我最大的心愿就是能让他们天天吃饱饭,不会饿肚子。你在这里张口闭口就是什么满人、汉人的,你坐过牢吗?你没有坐过,这些孩子们却因为你们坐过。你知道他们在牢里受的是怎么样的虐待吗?只要是有钱人就能进牢里,随便挑,男的女的都可以,只要给钱,你在牢里做什么都行。那看牢子的狱卒是汉人,那掏钱干这事情的也是汉人,这汉人对汉人,也没见伟大到哪里去。最后要不是那个关在里面的满人格格,这些孩子究竟会被糟蹋成什么样子还不知道呢。满口道义,哼,我再不济,我也知道那嘉定三屠的罪魁祸首,下那惨无人道的屠城令的人叫李成栋,是个汉人,还是明朝的降将!你们想闹你们就闹去,我要的就是和春班的人平平安安。”班主说完,拉起小罗的手转身欲走,就听身后一个声音问道:“班主等下,您刚才说的那个满人格格是怎么回事?她也被抓起来关在牢里?”
班主回头看了眼问话的洪熙官说道:“那格格要刺杀皇上,被打晕了。”
“什么?”方世玉惊叫。
小罗看了眼他们说道:“那个姐姐也被关在牢里,有人进牢里出钱要欺负小梅,那格格不许,拼命喊叫,被看牢的人灌了辣椒水,后来来了好多人,牢里的人都跪下了,有人管其中的一个和我差不多大的小孩叫皇上。那姐姐边哭边举刀要刺那个小孩子,没刺到被一个老头给打晕了。”
洪熙官等人闻言全都愣住,熙官心里暗道,那满人格格一定就是小萱,都怪自己当时误会了她,自己本来可以带她一起逃走的……
眼见和春班班主拉着小罗离开清茶楼,蔡九仪与众少年再度陷入沉默中。
第三十四章 指婚
洪熙官心里久久不能平静,耳边传来蔡九仪的声音:“大家准备准备,鞑子已经有了戒备之心,这次咱们进宫的计划已经不能实施,咱们先去泉州南少林,先在那里落脚,你们继续勤学苦练功夫,这反清复明的事情再等别的机会吧。”
“嗯……师傅,你们先去,我想再待几天,过几天我会去泉州南少林找您和师弟们。”方世玉小声说道。
“世玉,你是担心那个丫头吧?”听闻小萱刺杀皇上,蔡九仪的心终于平静了些,自己当真小瞧了她,对她的种种成见,也在刚才听到行刺的片刻烟消云散,他说道:“不要怪师傅我泼冷水,刺杀皇帝,株连九族,那是死罪。如果小罗说的是真的,她可能早就……”
“师傅,我知道,”方世玉打断了蔡九仪的话,说道:“怎么说她都帮过咱们,我想留下打听打听她的消息。如果是真的……徒儿想找到尸骨,也好埋了她,省得她死后尸骨无存……”
蔡九仪看着方世玉,这个愣愣的徒弟,平时只懂得跟别人打架,好勇斗狠的他,竟然也惦记起别人来了。皱皱眉头说道:“好,好歹你们也是相识一场,为她做些事也是应该的,世玉你自己一人要小心些,处理好了事情,就快些来泉州!”
方世玉点点头,就听一旁的洪熙官说道:“师傅,我也留下来,给世玉当个伴,以防有个万一,也好有照应。”
蔡九仪闻言,看看洪熙官,又看看方世玉,长长地叹出口气说道:“也好!你们自己多小心。”说完,起身带着胡惠乾、童千斤等人离开清茶馆,往城门方向走去。
洪熙官、方世玉目送师傅离去,不由泛起愁来,去哪里打听小萱的消息呢?就像师傅说的刺杀皇帝那是死罪,可是昨夜到现在,都没有听到要处斩人犯的消息,也没听说谁家被株连获罪,两人都是脑海一片空白。商量了一下,觉得小萱昨天被关进了刑部大牢,那就先去刑部大牢那里打听下,商量好了,两人便立即向刑部大牢的方向走去。
回过头再说苏墨儿,从鳌拜府里头出来,一路上都觉得心里堵得慌,想起小萱就直皱眉头。不能说她不是个好女孩,她懂得生命的可贵,她知道不能滥杀无辜的道理,就凭这点就比后宫里那些,只知道享乐,夺宠的妃嫔强多了……她一路叹着气,回到宫里,刚走到慈宁宫院墙处,就远远看见慈宁宫殿外头站着几个蒙古人。苏墨儿愣了一下,紧跟着一路小跑,跑到慈宁宫前,整理了下衣服,走进慈宁宫。
暖炕上坐着太皇太后与一位蒙古王爷。
见苏墨儿回来,太皇太后高兴地说道:“格格,你去了哪啊?刚才叫人去找你,哪里都找不到你,可把我急死了。快过来见见我侄儿和塔。”
苏墨儿登时明白,这个和太皇太后坐在一起的蒙古人,就是承袭了和硕达尔汉亲王爵的宰桑四子,满珠习礼的儿子和塔。于是就要跪地叩拜,却被和塔一把扶起说道:“您一定就是伺候我姑姑的苏墨儿了,很早以前就听说您美丽智慧,通文懂墨,和塔是钦佩之极。”太皇太后闻言也笑道:“格格,都是一家人,你就别多礼了。”
苏墨儿见状只好说道:“多谢王爷夸奖,奴才不敢当。”语毕,站立在太皇太后身边。
和塔一直面带微笑,陪着姑姑本布泰说话,一阵客套话之后,就听和塔说道:“侄儿这次来,还有件事情要请姑姑做主。”
“哦?”太皇太后闻言,扬起眉毛问道:“什么事情?”
“姑姑,侄儿这次来,想趁此机会请姑姑指婚给和塔。”和塔对太皇太后低头说道,神情甚是恭敬。
见他这般郑重,太皇太后本布泰说道:“快说说,你看上了哪家的格格,由姑姑给你做主,定成全你的心愿。”
“谢姑姑!侄儿喜欢的是遏必隆大人的长女昭萱。”和塔说道。他此言一出,苏墨儿不由打个寒噤。
“哦,是她!姑姑会帮你做主的。”太皇太后笑道,刚说完就听身后的苏墨儿说道:“太皇太后,这庆典的衣服给您重做过了,您先试试?”
太皇太后本布泰不是苯人,与苏墨儿主仆相处近四十余年,苏墨儿此时说出这话,她怎么会不清楚这苏墨儿一定有事情要说,更何况大典要穿的衣服前两天刚试过,何来重做之说?她笑着对和塔说:“好侄儿,我叫人先领了你去外屋坐坐,姑姑我要先试下衣服合适不合适,这要是不合适还得及时改过,要不就耽搁了。”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