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隐约听到里头姜氏说话声:“……咱们妯娌二三十年,那里还有什么话不能说的。你从未将我当做外人,我也从来未将你当做外人。这些东西虽不多,也不足以解燃眉之急,你收着就当时收了太夫人的……”
里头传来王氏隐隐约约的哭声。
秦氏和汪氏请安静茹去隔壁抱夏吃茶,三人坐定,秦氏是嘴快的,安静茹刚吃了一口茶,秦氏便阴测测地道:“听我婆婆身边的嬷嬷说,在宫里是蕙丫头故意使坏……”
一语未落,外头忽地来了一位婆子,直说宫里又来了人。秦氏和汪氏皆是一怔,汪氏道:“今儿老爷、大爷都不在家。”
秦氏赶忙去通知王氏,安静茹随着一道过去,王氏才伤心地哭过,眼眶儿还红着。姜氏忙安排屋里的丫头打水叫王氏洗脸,重新(www。kanshuba。org)看书吧妆容,又用冷帕子敷了敷眼睛,擦了些胭脂掩盖。
韩明德不在家,只得先交由汪氏的丈夫,韩睿成先去接待宫里的人。等王氏收拾妥当了,才随着秦氏、汪氏出去接见。
姜氏和安静茹仍旧留在王氏屋里等,大约一盏茶的功夫,王氏他们婆媳赶回来。却原来是宫里来的圣旨,原来捐了官的秦氏的丈夫韩睿孝升迁一级,原是从六品升为正六品詹事府左中允。
捐来的官儿,多是闲职并无什么实权,这看似没有什么升迁,但如今的情况变了,韩睿孝走上了正常的仕途。只要有业绩,也会纳入吏部考评。本来等他以后袭了韩明德的爵位,也不愁什么的,算是顺手人情。
值得提的就是韩睿成,也赏了个官职,三日后便要上任。汪氏难掩喜色,王氏的心情也略有好转。姜氏委婉地贺喜了两声,并没有多说。说多了便真应了沈氏那句卖女求荣的话,不过显然这是皇帝给韩家的补偿。
王氏一想到从此不得见的容琳,又禁不住伤心了一回,才叫秦氏打发人去通知韩明德。王氏情绪略微稳定,姜氏才说起容惠的朝安静茹说过的话。姜氏只说是她留意看到的,王氏知道后,哭道:“那孩子跟着我,那里不知道我的难处,可是再不济,家里也无需她一个女孩儿帮衬什么。”
“这也是她的孝心,不枉费你心疼她这么多年。”
安静茹乘机宽慰了几句,才说起容惠进宫之前的举动,王氏虽还不完全释怀,却没说起容惠,一边催泪一边道:“这之前,琳丫头也一步不离地陪着我,如今想来,她可不是也打定了主意了?”
秦氏又道:“听母亲这样说,我倒也想起一事儿来,这之前偶然听容琳妹妹说过,容惠妹妹看起来就是单薄的,恐怕无法经受西恶虐的气候,倒不如她从小儿养在母亲跟前,身强力壮的。”
容惠的确看起来弱不禁风,容琳身形也窈窕纤细,可能是因为性格的缘故,笑起来笑得十分开怀,总是朝气蓬勃,看起来就十分健康。
不管是容惠最后成全了容琳,还是容琳成全了容惠,她们两人为他人着想的善良都叫人动容。
王氏最后还是从她身边选了个年纪略小的庶女进宫陪容琳,前后不过三四天的功夫,京城有半城的人都知道韩家的姑娘封了公主,不过说起来,却也不会提如今的容嘉公主是韩家的女孩儿。
韩家看起来愈发比之前风光而无不及,然而府里却不似越来越热烈的天气一般,反而显得沉静了不少。太夫人又告诫上下,从此以后,定要比之前更注重言行举止。这就是所谓的声名所累,否则就有负天子对韩家的评语。
沈氏启程去了南京,刘氏仍旧为容惠的婚事忙碌,倒也比之前收敛了不少,一切低调行事。
这一日,宫里又来了懿旨,为解容嘉公主思家之苦,可再选以前容琳在家时,身边服侍的丫头和嬷嬷两名进宫。仍旧留在容嘉公主身边伺候,随着这一道圣旨,王氏也随同进宫探视容嘉公主。
安静茹屋里,紫苏出嫁也低调地完了事儿。转眼,便入了酷夏。沈氏素来是苦夏的体质,她这一去怕是要入了秋才能回来。
二房那头的事儿基本是欧阳倩管起来了,至于她怀孕的事儿,太夫人多上了一些心,指点她该做什么准备。不过她身边的许嬷嬷是过来人,许多事儿许嬷嬷早就开始预备。
韩家恢复了往日的宁静,偶尔也有些走动,谁家娶媳妇,谁家添了姐儿哥儿,安静茹因此也走动了几回,因她举止得体,说话含着笑,待人接物稳重大方,渐渐在贵妇圈中结识了不少人。
祥叔回来的时候,已经是六月半,春香的妹妹果真被他带了来,这位才十三岁的姑娘,瘦的只剩下一层皮抱着骨头,面色蜡黄,显然吃了不少的苦头。不过看起来,仍旧是个模样清秀的丫头。
不等春香开口,安静茹就发话让她留在府里。春香领着她妹妹磕头谢恩,求安静茹赏个名字。
“原来可取了什么学名?”
春香进安家的时候,她家里人皆称呼她大妞。陈氏说她是春天被买进来,于是随着冬香改了春香,后来夏香也随着她们改了。
春香的妹妹低声回答道:“哥哥后来给奴婢改了个正经的名字,叫汝芳,只是……这名字奴婢也不想用了。求奶奶开恩另赏一个吧。”
春香的妹妹看起来已经退去了乡下女孩儿的羞怯,想来定是之前那些遭遇的缘故,安静茹想了想道:“就随你姐姐,叫春景吧。”
她不擅长取名,只是觉得春香春景总是分不开的,有了春景方有了春香,也亦可说有了春香才让春景愈发迷人。
两姊妹又叩谢一回,安静茹叫春香找两身衣裳先给春景换上,等新衣裳做好了便给她送来。
春香和春景退下去,赵嬷嬷从外头进来,后面跟着如意。
“太夫人请三奶奶过去一趟,有事儿吩咐。”
安静茹略收拾了,便随着如意到了太夫人屋里。原来是徐家送了帖子来,徐家老太太七十大寿。
------题外话------
有点儿卡文……
☆、103:徐家赴宴
上次太夫人寿辰,徐家也送来了贺礼,徐侧妃还随着庄亲王和王妃来了韩家。这一次徐家专门下了帖子,于情于理韩家确实该去一个人赴宴。
姜氏本来就不太在外头走动,沈氏不在,欧阳倩怀孕不方便出行,卢氏就更不行了,姜氏和太夫人商议后,决定派安静茹去。刘氏倒也没说什么,也乐得在家,不想面对徐家那些人的嘴脸。
安静茹去,自然就有打压徐家的意思,她的身份也不高,不过是韩家的媳妇罢了,还是出身小户之家的。
“也不知王爷会不会去?”安静茹想了想问道。
如果王爷也去的话,韩家就该派个身份略高的,自然是看在王爷的面子上。
太夫人冷笑一声道:“徐家还没有那么大的体面。你去吧,你大伯母那边,大概也是派个儿媳妇去。”
刘氏是不大明白容琳和容惠之前面临的遭遇与徐家脱不了干系,不过王氏应该是明白的,她大概一点儿也不想迈进徐家一步。
安静茹点头:“这样我便和那府的堂嫂一道。”
王氏与徐家的良子是结下了,到了徐家宴客那日,王氏派汪氏和安静茹一道去,安静茹忍不住想到,如过说王氏身边已经有了庶出的儿媳妇,大概就是派庶出的儿媳妇去了。本来这样的走动,除了王氏自己,最多走动的就是英国公府的长媳秦氏。而这样的走动,也分位三六九等,如嫡子娶媳妇这样的大事,一般都是夫人们领着儿媳、姑娘走动,哪家正正经经地纳妾,或者一般夫人的寿宴,便是媳妇辈的去。再来,便是打发个婆子把礼送到就完了。但如果交情好,就另当别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