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2 / 2)

他发现,自己其实不太想去废钢厂,也不太想见其他演员。

那部电影里,对几乎所有人而言,那都是个起点,是人生转折改变的地方,从那以后山高水长。

除了沈灼野。

这说法也不对,应当说除了沈灼野饰演的那个无名混混——这事都得怪梦里的沈灼野,非得两个混着说,拐得他也快分不清。

商南淮看了看手机,发了几条消息,抓紧时间洗漱。

十三年之约重新带火了这部片子,网上多出不少剪辑和品评赏析,不少人开始琢磨细节、探讨隐喻。

助理昨天还翻到一篇,详细整理了“无名混混”的所有行动轨迹,列了角色间的关系树。

工作室奉命带薪资敌,很自觉地问用不用做热度,分享链接躺在一堆未读消息里。

等车来的间隙,商南淮点开帖子看了看,发现即使不做热度,下面也已经讨论得很热闹。

“您看这个帖子了?”助理带车刚来接他,有点惊喜,连忙说,“我们也连夜看了!乍一看是挺离谱的……”

乍一看是挺离谱,但仔细想想又有道理。

越想越觉得有道理。

角色关系树能延伸到的所有角色,凡是在“无名混混”手底下真倒了霉、遭了殃的,恰恰都是没干好事的人。

这样的冲突被掩盖在黑吃黑的底色下,仿佛只不过是一群不三不四的祸害败类,为了抢地盘争风头针锋相对,打得两败俱伤。

电影本身的视听语言也向这方面引导,凡是涉及到混混的剧情,一律都是暗色调,光影斑驳碎裂,手持摄像拍摄,晃动的镜头压抑沉闷。

就像人的视角。

先入为主,认定了这就是一群祸害败类,没有例外。那么看过去的时候,就已经带了抹不去的底色。

在这种底色下,做的任何事、说的任何话,都会被往同一个方向解读。

被困在这片暗色调里的角色,不论做什么,都几乎被先天定调,百口莫辩。

助理当然也看过这部电影,本来没细想,现在越琢磨越是这么回事:“主角团落在他手里,看起来好像是被折腾得挺惨,其实都没怎么样啊,还有因祸得福的……”

比如有个叫人欺负的书呆子角色,父母成天吵架,没人管他,家里穷得惊天动地,学费都要捡废品卖钱才能勉强凑够。

剧情中段,书呆子叫沈灼野手下的人堵了,逼他给弄来的盗印卷子做答案,再加个“内部密卷”的壳子,弄去学校门口卖钱。

那时候要买辅导书、试卷练习题都相当不易,这是个很火爆的生意。

这么连着堵了小半年,书呆子放学就被抓走,塞进小黑屋里昏天黑地做题……假密卷卖得挺好,书呆子也被省里下来挑人的奥数队教练挑走了。

“先入为主,站在主角团这个角度看,就觉得特别爽。”

助理说:“混混的摇钱树没了,密卷没了答案就卖不动……书呆子又因祸得福。”

最新小说: 穿越之种田养媳妇 快穿:别问,问就是直男斩 穿书后和疯美反派闪婚了 重生携带游戏空间 大中华帝国之崛起 被渣之后我成了白月光[快穿] 大明:家父蓝玉,造反洪武 外卖:海底世界卖鸡爪无敌 世子凶猛:这个家我败定了 大明:俺爹朱高煦,江湖人称造反大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