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李渊闻报,说是柴绍带着兵马回来了,李渊想念女儿,赶紧带着裴寂等人接出大营。
到了营外李渊就愣住了,来的这队兵马全军挂孝,白幡高挑,像集体出殡似的,谁死了这是?李渊身边的裴寂、李通神、段志玄、刘弘基等众将也都不解。
这时一身重孝的柴绍和殷开山离老远就下了马,跑步来到离李渊几步远的地方,扑通,扑通,双双跪在地上,咬着牙硬着头皮说出了几句未知后果的话。
“父皇,出大事了……宁儿阵亡了……”
“陛下,臣等无能,没保护好公主,请陛下降罪……”
二人说完,长跪不起,柴绍眼泪啪嗒啪嗒直掉。
这几句话,李渊像挨了当头一棒,好半天没回过神来,等柴绍和殷开山跪着把事情的经过说清楚了,李渊哎哟了一声,两眼一翻,往后就倒。
身后裴寂和李神通等人眼明手快,赶紧扶住了他才没摔倒。
李渊晕倒了,众将可吓坏了,赶紧抢救。忙活了好半天,李渊才缓过这口气来,顿足捶胸,放声痛哭。
文武群臣赶紧解劝,好半天,李渊擦干眼泪,喝令一声大聚文武,然后传令大举攻城,并强调无论是谁以任何理由拦阻者,杀无赦!
裴寂和李神通等人一看,李渊丧失理智了,谁也不敢多言,于是十万唐兵唐将号叫着,铺天盖地般地冲过护城河,猛扑大兴城。城中的魏征则指挥着义军将士拼死守城。
但因众寡悬殊,再就是大兴城被困多日,城中粮草给养等接济不上,经过三天三夜的激战,大兴城最终被唐军攻破,魏征等万余老弱伤残之兵成了唐军的俘虏。
然后李渊有点丧心病狂了,传令屠城,一个不留。唐军将士冲进城中,见人就杀,义军将士弃枪投降也不行,甚至连老百姓也不放过,一时间,大兴城血雨腥风,到处都是杀人的场面,无数的义军将士和老百姓被屠杀,包括一些义军将领的家小也惨遭毒手。
惨烈的屠杀持续了一个多时辰,直到有人来报杨勇的义军杀过来了,离这里已经不远了,李渊才传令军兵停手,剩下的义军将士被看押起来了,这些人和老百姓算是幸存者。唐军立即加固城防,要与杨勇决一死战。
再看大兴城惨不忍睹,城内城外,城上城下,满眼都尸体,再就是刀枪和残旗,这些东西把城都快填平了,整座大城像血洗过一样,连城外的护城河里流的都是血水。
这时,大将段志玄向李渊施礼道:“启奏陛下,还有三千多人比较特殊,怎么处理,请陛下明示。”
“怎么个特殊法?”李渊的大脸阴沉着问。
“回陛下,这三千多人都是义军的高级领和他们的家小。有杨勇的军师魏征,有杨勇夫人萧美女娘,还有他的女儿杨一梦,另外还有杨勇手下的四梁、五虎、八彪等将领的家小等等。”
李渊听到这里,就想起了女儿的惨死,面目变得狰狞起来,咬着牙对段志玄道:“除了魏征、萧美娘和杨一梦三人外,全都凌迟处死!这三个人割鼻、剜眼、拉耳、剁去四肢,点天灯!”
第760章李渊复仇(3)
听说大兴城破,李渊还传令屠城,杨勇吓坏了,心说,据历史记载李家父子均为历史上少有的开明君王,统一了全国,结束了多年来的战乱局面,休养生息,推行人治,减租减赋,开创了百年盛世。。。尽管一千多年过去了,但二十一世纪的人提起开元盛世、贞观之治,还津津乐道,这是华夏人的骄傲,可没想到这样名垂青史的人原来是个暴君啊,看来历史记载有误。
又一想不对,现在的大唐与历史上的大唐应该不是一码事,至少不完全是一码事,虽然创立者还是他们李家父子,但其创立过程、大唐的版图及其京师都变了,大唐的内涵能没有变化吗?这些全都是由于自己的穿越使然。
另外更重要的是,李渊女儿新丧,在他的诸多子女中,李秀宁是他最疼爱的人,没有之一,这些杨勇是知道的,李渊的屠城肯定是为女儿复仇,已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
杨勇想到这里,又想起老婆萧美娘,想起女儿杨一梦,想起军师魏征,想起城中的数万军民,看来后果肯定不堪设想了。杨勇越想越害怕,越想越着急,恨不得肋生双翅飞到城下,与李渊决一死战。
经过一天的急行军,第二天拂晓,杨勇的人马就出现在大兴城外。
杨勇急不可耐,一不安营,二不下寨,而是举疲惫之师在城下列队骂阵,然而等了半天,唐军没有出城列阵。
就在杨勇失去耐性刚要大举攻城的时候,李渊带着文武群臣出现在大兴城的南城头。。。
杨勇闻报,带着五美等众将提马来到护城河边,数丈之遥,与李渊隔着护城河相望。
杨勇一看,黄罗伞下的李渊与几年前稍有不同,火龙冠下的那张宽宽的大脸已经明显苍老了几分,长长的黑胡须飘散胸前,身披重甲,滚龙袍下的身体也肥胖了不少,文武群臣簇拥在左右,文官仗剑配刀,武将甲衣鲜明,与当年隋天子的排场相比有过而无不及。
再往李渊的不远处一瞄,杨勇惊住了,无数张熟悉的面孔映入杨勇的眼帘,这些人五花大绑,被唐兵唐将摁在剁口,脸向外,刀压脖颈,为的是让城外的人看清楚。
这些数不清的男女老幼杨勇当然大都认识,他们不是义军的高级将领,就是义军高级将领的家小,现在全成了唐军的阶下囚,在最显眼的地方,杨勇还看到了魏征、萧美娘和杨一梦三人。
杨勇看到这些人还有命在,心里没令没有感到安慰,反而心揪得更紧了,他明白,李渊之所以没有出战,是想拿这些人做人质跟自己说事,不然的话这些人早就人头落地了,看来了今天是麻烦了,眼下也只有先弄清老李提什么条件再说了。
杨勇强压怒火,用手中的八宝驮龙枪往上一指,高声断喝:“李渊匹夫,汝摆这样的排场,可知天下乎?”
李渊在城头也早就看到杨勇了,他们俩也算是一对时事冤家,抛开两家的亲戚关系不论,两个人从同殿称臣,到中间差点翁婿相称,到现在刀兵相向,如此算来,二人打交道也有几十年了,可谓是渊源颇深。只不过李渊不知,此杨勇非彼杨勇罢了。
现在看到杨勇,李渊心理只剩下恨了。听杨勇在城下如此说,李渊手扶剁口,先是一愣,继而不屑道:“一个前朝的余孽,连父兄都诛之为****的人,有何资格与朕谈天下?”
杨勇冷笑道:“李渊,你别张口前朝,闭口余孽的,动不动就拿大隋朝的丑事说事,你的大唐是怎么建起来的,别人不知道,本王不知道吗?你身为隋臣,先拥立杨侑,后废之立唐,窃取的是杨家的江山,从这方面说,你才是最大的****!你的大唐如果有两条腿的话,一条是完全是靠捡便宜捡来的,剩下的一条腿则是靠玩弄权术玩出来,如今你还在本王面前高高在上,夸夸其谈,实在是可笑。而且本王告诉你,你别得瑟的太早了,数年之内,你们李家必然重蹈杨家的覆辙。”
杨勇几句话,说得李渊又羞又恼,还找不出理由反驳,因为泄底就怕是老乡,李渊的底细,再没有他这位表弟知道得清楚了,正所谓事实胜于雄辩。
一时间,李渊无言以对,那张脸变得更难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