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倒是并没有着急,笑着安慰说:“熙儿有所不知,王旭愿出兵十万攻入司隶,助为父破曹,并且愿意献出十万石粮食作为赔礼,这样的好事哪里去找,天下女子何其多,美者不可胜数,何惜此一女?隔日为父便命人为你寻找合适的女子,可好?”
“不!孩儿就喜欢颜明!非娶颜明不可。”袁熙显然是动了真情,跪在地上固执地摇头,痛哭道:“父亲,我河北兵强马壮,何惧曹操?岂需那王旭相助?若是父亲肯收回成命,孩儿愿为先锋,定轻易攻破曹军。”
袁熙这么痛哭流涕,一再纠缠,让袁绍也是有些烦了,语气转厉:“糊涂,为父尚且没有如此狂言,你有何能耐,以你做先锋?”
说着,看了看袁熙,又接着训斥道:“汝乃是为父之子,为一女子,你如何这般分不清轻重?若是王旭出兵,曹军两面受敌,必然难以久持,以我河北之力,可轻松破之,是时尽得河北、中原之地,天下还有谁人可敌?待天下平定,要何等女子不能得?”
“你自幼亦是熟读古史,历来成就大事者谁会吝惜女子?项羽、夫差那等贪恋女色之辈,又有何人不得恶果?你速速起来,莫要自误!”
“父亲!”袁熙心中疼痛难忍,不肯善罢甘休,痛呼:“即便如此,可孩儿已与颜明定亲,如此夺孩儿之妻,若还忍气吞声,孩儿将来如何立世?天下人又如何看待父亲与孩儿?”
袁绍不以为然,沉声喝道:“这有何妨,此番王旭关系天下大局,莫说是你,即便为父的姬妾、美姬,只要他看上,也尽可拿去。”
“可颜明乃是吾妻,并非姬妾!”
“并未过门,怎可言妻?”
此时,袁绍已经很是不耐,胸中升起火气,继续斥道:“况且,那颜明本已不是完璧之身,若非其出身颜家,颜家又是功勋之臣,为父还不愿让其走进袁家之门。”
“可……”
袁熙还欲再说,袁绍却是猛然挥手打断,怒目相视:“再者,王旭曾言早年与颜明有旧,我亦曾知晓些隐秘,而颜家对于颜明**于谁又至今不言,难道还不够明白吗?若是寻常人,颜家怎不大动干戈,倘若不出所料,颜明早年便是**于他,如此一来,你还将其强娶过门,他日若泄露出去,那才是惹天下人笑话。”
“这……”袁熙可没那么聪明,压根儿没想到过这层。“父亲,这不太可能吧!”
“你这小儿知道什么?”袁绍冷哼,厉声说道:“当年在我袁家和朝中众臣合力之下,王旭从洛阳大狱逃离,此后失踪两年有余,期间颜明也离开颜家游历,恰好也是两年有余,两人本南北之隔,之所以有旧情,恐怕便是那两年时间。”
袁熙是真心喜欢上了颜明,此刻陡然听到这些,突然有些难以接受,软到在地,喋喋自语。
“好啦,起来吧!”袁绍摇摇头,淡淡地说:“为一个心系他人的女子,如何值得这般?当以江山大业为重!”
本以为袁熙此刻应当明白轻重,可显然并非如此,随着话音落下,袁熙的面色更加不忿,眼露狠戾之色:“即便如此,孩儿也绝不退让,颜明是非要不可,她是我的,生是我的人,死了也必须是我的鬼。”
袁绍本欲扶他起来的手随之一顿,突然间怒火直冲上头:“混账!此事休要再提,给我滚出去。”
“父亲!”袁熙悲愤痛呼,死死抱着袁绍的脚,哀声恳求:“父亲你一定要帮我!”
“滚!”
越是看到他这副模样,袁绍越是火大,一脚将其踢开。“立刻给我出去,回去自己反省,什么时候想通,什么时候来见我!为父今天就告诉你,莫说王旭要娶颜明,无论是他看上了甄宓,还是哪个小妾、美姬,亦或者其它何人,只要是没有过我袁家门的,不是我袁家人的,任何女人他都可拿走。只要他能助我破曹,为了得到天下,没什么外物不可抛弃。”
“父亲,你不能这样!”袁熙大惊失色。
“哼,你明白什么,为父不怕他好色,就怕他什么都不好!快滚!”
眼见袁绍发了大怒,袁熙再也不敢多言,擦干脸上的眼泪,悲愤地起身告退:“父亲,那孩儿先退下了。”
只是,背过身的袁绍并没有看到,袁熙在退出去时,无限怨恨地念叨着王旭的名字……
第五百八十一章 毒士贾诩
济阴郡府定陶……
曹操独自跪坐在小书房的桌案后,望着一副地图怔怔出神,眉头紧皱,似乎正思考着什么。
一阵脚步声忽地由远及近,不多时已有一名青衣文士走来,其人身长八尺,身形偏于瘦弱,只是鼻梁高挺,精神矍铄,特别是那双眼睛,虽然不大,但眼神深邃,给人极有智慧的感觉。
“主公,不知寻属下前来有何要事?”刚行至书房门外,其已是躬身行礼。
“嗯?噢,文和来了!”曹操回过神来,很快收起沉重之色,轻松地挥手示意:“且先坐下再说。”
此青衣文士正是有第一毒士之称的贾诩、贾文和,其人智计百出,被后世尊为汉末最顶级的谋士之一,早年不被世人所知,少有人知其才能,直到随董卓西凉军入京,才逐渐崭露头角,只是此人性格怪癖,并未诚心辅佐,周转于权臣之间。
其后董卓灭,其又先后成为李傕、郭汜等人的谋士,但他打从心眼里看不起这些人,因此并未倾心辅佐,只是周旋其间,直到后来跟随张济时,因张济待其甚厚,这才略微用心辅佐。
司隶大乱,曹操迎献帝东归,其见西凉军气数已尽,便劝张济引军入荆州避祸,可惜那时王旭早就命人封锁武关通路,阻止西凉军入荆州。
张济本想与李傕、郭汜等人一样,退回西凉老家,投奔马腾或者韩遂,可贾诩却是竭力劝阻,以韩遂、马腾难成大器为由,最终使其引军投降了曹操。
此人之才华自不必说,能在司隶那等混乱局面中,左右逢源,让西凉群豪都对其信任有加,绝非一般人可以办到。可惜他本性自私,喜用权术,可谓一柄双刃剑,非绝世枭雄,难以驾驭。
本来这样的人,必然会遭到曹操猜忌,可这贾诩却有一点好。那就是没有过大的野心,其虽然自私,但只是想保全自己,并得自己所需,对高位并无太多贪恋,他知道曹操能带给他辉煌。所以他诚心跟随。
曹操也正因为看清了他这点,所以才敢用他。
此刻,贾诩缓步走进书房落座,并未急着发言,也不胡乱猜测,即便他早就已经明白曹操叫他前来的目的,这就是他的精明之处。正如曹操知其性格一般,他亦知曹操的性格。
“文和,你可知晓孤今日为何唤你单独前来?”
曹操见其就不言语,当下笑着出声询问。
“臣下不知!”贾诩摇摇头,装作完全不知情的模样。
“哈哈哈……”曹操开怀大笑,小眼睛精光闪烁,拖着声音道:“文和,以你之才智。怎会不知?”
贾诩闻言,顿时深深俯下了身子。“回禀主公,鄙人虽有些浅薄之能,但从不乱想分外之事,不该知的不知,不该想的不想,若主公有事。自会询问,臣下若有办法,自会实言相告,无需臣下胡乱猜想。”
“你呀……”曹操若有深意地吐出两个字。后面并未再说下去,只是打量片刻后,转而说道:“文和,今日命汝前来,乃是商议荆州之事,想来你亦听到王旭并未身死,反而在河北现身的传闻了吧!”
“却有耳闻。”这事儿已经在曹军高层传开,贾诩并未隐瞒。
“那依你之见,他与袁绍相会,乃是为何?”曹操继续追问。
贾诩故作思量一番,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