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文 > > 三国之江山美人 > 第47部分

第47部分(1 / 2)

>    这时候的黄巾士卒们才从巨大的反差中回过神来,看到大军中了别人的计谋,而自己又成了活靶子,当即就乱成一团,惊叫着往城外方向跑。整个黄巾军乱成一团,人与人之间互相践踏,争先恐后地往城门跑去。但这么混乱的情况下,又怎么可能跑得出去呢?更何况城外还有更多不明所以的士卒往里面冲,巨大的城门巷道在瞬间就已被完全堵死了!

而朝廷大军震天的战鼓声,密集的箭雨呼啸声,黄巾士卒被乱箭射杀的凄惨嚎叫声,也是瞬间响彻了整个濮阳城。

黄巾将领们虽然竭力吼叫着意欲让士卒们有效地形成队列撤退,但这根本就是徒劳的,不要说根本没有人听得到他们的声音,就连这些将领本身也是在不停躲闪,自顾不暇!

箭雨尚且射出不到十五轮,黄巾士卒就彻底崩溃了,城外的黄巾不明所以,只是不停听到无数的惨叫,又见到城墙上突然冒出数不清的汉军,立刻便惊慌地溃逃。

而在城门堵住的黄巾士卒更是凄惨,那些士兵们惊恐之下,完全彼此践踏,你拉我拽,有不少人更是活生生被拉倒在地,被生生踩死。有那种心狠一点的更是杀向了自己身边前一刻的战友,不顾一切地意欲逃出城去,逃离这个令人绝望的牢笼!

但这还仅仅是一个开始!紧接着,袁绍、袁术等人率领的军队也从南城门和东城门奔出了城外,见到乱成一团的黄巾士卒,没有任何犹豫,立刻就从两翼杀了过去。

刹那间,旷野之中,激昂的喊杀声再起,只不过这一次喊杀的人换了。

这突然从黑暗中杀出的两支朝廷大军,顿时让惊慌不已的黄巾士卒更是吓得魂飞魄散,心胆俱寒,四散奔逃间深怕落后了一步。

几乎没有遇到任何抵抗,袁绍和袁术带领的两支大军便犹如两只猛虎杀入了群羊之中,所过之处,黄巾士卒成片地倒下!

而与此同时,瓮城之中的黄巾士卒也是死伤殆尽,侥幸残存的黄巾士卒也终于逃了出去。但这还没有结束,见到大势已定,皇甫嵩当即下令早就在内城结阵以待的骑兵轰然从内城杀出,快速奔过瓮城,杀入了野外的黄巾溃兵之中!

站在北门城墙上看到这一幕的王旭此刻也是感叹不已,这哪里还是什么战争,根本就是一面倒的屠杀,溃败的黄巾士卒根本就没有任何反击之力!

不过他并没有时间继续感叹下去,皇甫嵩的命令接踵而至。让他立刻集结五千人马,火速赶往北边的黄河渡口,利用黄巾渡河的船只趁夜突袭黄河北岸的黄巾营寨!

接到命令的王旭也不迟疑,当即就行动起来,以最快的速度集结完毕后,便全速奔向黄河渡口。

乘坐着黄巾的船只,打着黄巾的旗号,又正值深夜,留守黄巾大寨的黄巾士卒哪里能够辨别。王旭装作前线得胜,奉命回来押送粮草的样子,几乎没有遇到太多的盘问就靠近了岸边,骗开了水门。毕竟,数万大军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被全数击溃实在有些令人难以置信,反倒是偷袭一座空城成功更能让人接受。

所以,当这些留守的黄巾正在为获胜的消息振奋的时候,王旭已经即将登岸。直到这时,那些黄巾才看清船上的人。

那杀气腾腾,全副武装的士卒哪里是什么黄巾,根本就是汉军的装束!惊恐之下,他们仅仅只来得及拉响警铃,并在惊慌中仓促地放出两轮零星的箭潮,王旭就已经率领大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登岸了。

气势正盛的大军几乎是争先恐后地杀进了黄巾大寨之中。本来这黄巾大寨之中留守的部队就不足万人,又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被突然杀进来,此刻根本就没有抵抗能力,很多士卒更是在睡梦中就被杀掉!

徐晃,高顺,王飞三人更是奋勇争先,虽是徒步,但却勇猛异常,始终冲锋在大军的最前面,倒在三人利刃之下的黄巾贼寇更是不可胜数!

而与此同时,士卒们不停地吼出马元义已经兵败被俘的消息,更是让部分顽强抵抗地士卒也是迅速失去了斗志。

不到半个时辰,这场本就没有悬念的战斗便迅速结束了,除了溃逃的士卒外,其余黄巾贼不是被杀就是缴械投降。顺利完成任务的王旭也没有松懈,立刻便着手这黄巾大营的修复,以备抵御有可能出现的反攻。当然,这种可能xing极小,但是也不得不做好准备!

经此一役,困扰皇甫嵩的渡河问题轻松解决,东郡黄巾主力也被消灭大半,虽然马元义等首领最终没能抓到,很是遗憾,但此战的收获却是让天下震动。以数百人的伤亡竟然斩杀近两万余人,俘虏三万多人,余众溃散。此战已足已名列历史著名战役之中!

而皇甫嵩也确实是个让人敬佩的将领,将此战的功劳大多数都归于了臧旻和王旭两人。随着朝廷颁布榜文,一时间天下皆知。本已声名赫起的少年英雄王旭,更是被人们在**争相谈论。又因为他年龄小,所以有人甚至拿他与当年的霍去病相提并论,当然,这种说法还是比较少的。

同时,皇甫嵩也趁着马元义的大败,接连收复东郡的顿丘,卫国,东武阳,阳平四县。而这时候,从平原国撤军的卜己才刚刚赶到东郡东部的聊城。

眼见皇甫嵩趁着大胜之威势不可挡,而黄巾士卒却士气低落,卜己也当机立断。果断地率领近十万黄巾火速撤出了东郡,往北窜入清河国,意欲前往广宗与张角主力汇合。

面对这般局势,皇甫嵩也没有冒进,将东郡全郡光复之后,便率军屯驻东武阳,息战休整。同时统计全军各部战功,上报朝廷!

而这一次,朝廷倒是大半个月都没有消息,直到张角与卜己两军联手,接连击败董卓,逼其退守魏郡之后,方才传来新的命令。

第一百零一章 讨贼中郎将

好在前来传信的人是刚刚官复原职的议郎李燮,而不是宦官,倒是让众将都松了口气。

这李燮,王旭倒是很有印象。因为安平王刘续被黄巾俘虏后,又被手下人用钱财赎回的时,此人就对灵帝进言,说其身为王,却没能守好国家的土地,理当撤销封国。不过灵帝没有采纳,反而给他治罪,直到一个多月前,安平王被抓到有屈服于黄巾的举动,被抓捕后,他才能够官复原职。而且,此人的父亲李固和其本人生平也极为坎坷,前世看这段历史时王旭也是唏嘘了好久。不过,这李燮也没几年时间了,好像灵帝死之前就已经病逝。

不过,更让人惊讶的却是他带来的消息。他倒是很体恤众将,先念的不是命令,而是朝廷的封赏令。而灵帝也不知道是不是脑袋开窍,竟然来了一次大动作。

除了皇甫嵩这个主将外,军中所有高级将领的爵位皆是封为关内侯,食邑一百户到三百户不等,这可是好大的手笔了!而王旭则是不多不少的得到了两百户食邑。

不过这都不是关键,而是封赏令的最后一段话令王旭彻底列入了呆滞之中。

“另:迁升参军校尉王旭为讨贼中郎将,前往魏郡接替董卓,统其兵马,但仍归皇甫嵩调度。钦此!”

这话一出,不少将领顿时羡慕地看向了王旭,不过王旭本人的功勋也是摆在那儿的,倒也无人能说什么!

倒是王旭本人在听到这消息后,半天都没有回过神来,直到伏跪与他身旁的袁绍和袁术两兄弟推了推他,这才反应过来,急忙连声领旨,接过了将印。

这番出人意料的封赏让众将皆是有些喜出望外,盛情地接待了传令的李燮。不过这李燮倒也真是一个尽忠职守的人,与众人谈笑一番,吃了顿饭,下午就推脱了众将的挽留,赶回洛阳复命!

随着众将逐渐散去,王旭却有些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了?这究竟该怎么弄?是直接翻身走人,还是要交接?从来没有遇到过这种事的他一时也迷茫起来。

好在皇甫嵩似乎也知道王旭还不懂这些,很快便将其召到了他的帐内。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