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文 > > 平阳公主 > 第60部分

第60部分(1 / 2)

>

她抱怨了几句,语气显得颇是幼稚,端过小几上药碗,“药都要凉了,父皇快喝。”

正元帝接过喝了。

李述挑了挑眉,微垂下头,掩住了面上的一分惊讶。

安乐跟从前不一样了。如今显得更聪明了,知道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

许是被罚抄的那百卷《孝经》起了作用吧,她那身骄纵的脾气有所收敛,竟然变得懂事了。这两个月以来,她有事没事就进宫看望正元帝,哄着他开心,却绝口不提任何给太子求情的事情。

安乐问,“父皇最近还咳嗽么?有没有常喝川贝雪梨汤?”

正元帝点头,“喝了喝了,成天这个汤那个汤的。”

看安乐脸色被冻得红,正元帝道,“天气冷,你也当心着别着了风寒。”

安乐却叹道,“父皇一病,我就吃不好睡不好,成天都担心你,恨不得日夜都守在您宫殿外头。”

她垂下眼,目光中有些许忧愁,轻轻将头靠在正元帝胳膊上,“儿臣真恨不得替您生病。所以父皇,就算是为了儿臣,您都要快些好起来啊。”

正元帝叫安乐这贴心的模样弄的慈父心肠泛滥,伸手拍了拍她的脑袋。

正要说话,忽听暖阁外传来一阵仓促的脚步声,刘凑忙拦住了,于是脚步声就停了下来,只听到压低了的说话声。

听不见具体内容,就让人愈发觉得着急。

正元帝不知为何,忽然间就暴怒,一拍桌子,吓得安乐激灵一下子就坐直了身子。

“没规矩的奴才,背着朕就开始嚼舌根了!是不是看朕病了,说什么坏话呢!”

声音又是暴怒,又带着痰,没成想气大了,自己先咳嗽起来。

满屋子下人连忙跪下告饶。

病人脾气都不好,更何况是皇帝病人,最怕因病别人再也不尊崇他。

李述连忙站了起来,跟安乐一道扶着正元帝,安乐去拍正元帝的背,李述则连声劝慰,“父皇息怒,犯不着为了那起子奴才气坏了身子。”

她目光一凛,命令道,“外头谁说话呢,还不赶紧进来!”

安乐端过来,递给正元帝喝了一口,一边顺着正元帝的胸口顺气,一边心中只是庆幸——幸好刚才没替太子哥哥求情。

父皇越是病,就越是怕被人说病,更怕别人因他病了,就去捧太子。

若是刚父皇说一句“事情太多”,她便紧跟着接一句“太子哥哥可以替您分忧”,不管是不是真心为父皇龙体着想,这会儿父皇怕是都心中要起芥蒂。

安乐心想,崔进之让她在皇上面前绝口不提太子,是极对的。否则她又要开始帮倒忙了。

她从前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的性子,如今也开始学着三思了。

刘凑弓腰踅了进来,点头哈腰地站在地上,道,“陛下恕罪,奴才不该背着您,是……是东宫那头的小黄门过来了。”

李述心有所感,抬眼就看过去。

刘凑躬身道,“小黄门说太子爷也病倒了,所以说想去请个太医,问问看行不行。”

安乐噌一下站了起来,“太子哥哥为什么病了?严重不严重?”

刘凑忙回,“公主放心,只是说有点发热,再加上这阵子一直茶饭不思,忧心忡忡,夜里睡不着,开窗户受了凉,晨起醒来就不大舒坦。”

李述闻言,捻了捻手。

太子为什么事儿茶饭不思,忧心忡忡呢。

前脚安乐刚提了一句,自正元帝病后,她就吃不下睡不着。这会儿又来了个太子,有了相同的病症。

双管齐下,这是往父皇的慈父心肠上戳呢。

眼见前朝政治一道上走不通,就要打感情牌了。可那又如何,父皇偏偏吃这一套。

正元帝刚还暴怒,这会儿闻言脸色忽然就静了下来,默了片刻,他叹了一口气,扬了扬手,“病了就该请太医,朕把他禁足,是不许他出来,又不是不许太医进去。”

语气中已软了下来。

刘凑忙弓了弓身,听出皇上的意思,“奴才这就请太医去。”

说罢就退下了,安乐目光一直跟着他,好像魂儿恨不得跟着太医,一直飘到东宫去。

直到刘凑退出了宫殿,她才恋恋不舍地收回了目光,脸上的担忧之意还没有下去,却还是绝口不提太子,强作欢笑道,“父皇快喝茶,刚咳嗽了,润润嗓子。”

捧来一盏热茶,“养病的时候一定要心境平和。”

李述眉心又跳了跳。

这根本就不是安乐的作风,她一根肠子通到底,心里想什么,嘴上就说什么。从没有这种强忍着话不说的模样。

可她脸上担忧之意如此明显,偏偏嘴上逞强,父皇眼睛又不瞎,看都看出来了。

如此反而更招人疼。

安乐背后怕是有高人指点。

如何讨好正元帝,如何以亲情动人心,如何让太子在解禁之前,就先在皇上这儿打好感情基础。

李述捏了捏手,果然就见正元帝接过茶来,却不喝,看着安乐强忍担忧的模样,正元帝叹道,“你要是真担心,待会儿就去看看,没有让你们兄妹不见面的理。你太子哥哥也闷了快三个月了,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你去了,也能给他解解闷,他的病就能快点好。”

安乐愣了一下子,旋即就扑过去抱着正元帝的胳膊,使劲地晃,“谢父皇!”

她将脸埋在正元帝的袖子上,狂喜之下的声音都因此显得闷闷的,竟透出一点喜极而泣的感觉来。

盼了这么久,哄了这么久,筹谋了这么久,父皇终于松口了。

作者有话要说:  还有一更。

☆、第 81 章

#81

正元帝爱怜地拍了拍安乐的背; 靠着靠垫; 又对另一个黄门吩咐道,“天冷了; 谁身上都不舒坦,待会儿叫个太医,也给皇后去诊诊脉。”

“年关将近; 年底事儿多; 宫宴祭天都耽误不得。皇后身体若无恙了,后宫的事儿都要担起来。“

黄门应了声“是”,也下去了。

安乐脸上的高兴劲儿这下子怎么都盖不住; 抱着正元帝的胳膊就一个劲撒娇,正元帝被她哄的直笑。

殿内还是暖意融融,可李述却只觉得浑身发寒。

太子要出禁闭了,父皇对他也没那么生气了; 他出来后很快就能收拢势力,皇后也开始重掌凤印,东宫的势力又起来了。

李述几不可查地叹了一口气; 往后的日子不太好过。

仗着太子禁足的空档,老七在父皇这里讨了黄河水患的差事; 做了一些实事政绩,慢慢在朝廷里也招眼起来了。

这三个月风平浪静; 不是因为老七已经强壮到憾不动的地步,而是因为东宫蛰伏,只顾着收敛势力; 根本就没工夫去斗老七。

过阵子太子重新出山,老七的日子就不可能像如今这么好过了。

冬至才过,冬天只起了个头,往后还有数九寒天的日子,最艰辛的时刻还在后头。

可强敌环绕,她却已是孤立无援。

*

又过了小半个月,太子的禁足就解了。

三个月的禁闭给他带来的影响非常大,他更瘦了,也更沉静,看着更有一国储君的模样。

正元帝看着太子,有点心酸,心想,他终于把这个孩子给扳到了正道上,不枉他对太子那么狠心。不狠不出孝子啊。

太子直挺挺跪在地上,身上衣服单薄,仿佛身体还停留在三月前的天气里。他深深扣首,声音里还有风寒过后的哑,“父皇,儿臣知错了。当初就不该用高进那样的人,更不该……不该被迷了眼,收了他的孝敬。这三个月里,儿臣反思了很多,知道自己当初错的多离谱。要不是儿臣用错了人,今年黄河也不会发大水,儿臣愧对那些受灾的百姓。”

太子往地上磕了一个响头,认错的态度十分良好。

正元帝叹了一声,“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你知道错就好,以后不能再犯了。无论做多大的官,有多大的权,都别忘了,百姓才是根基。”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