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文 > > 民国立志传 > 第139部分

第139部分(1 / 2)

>的这块牌子的含金量太高了。再者,杨洪森通过与宋氏的结合成为了孙氏政治上的盟友,杨洪森一早就了孙中山。

陈其美所创立的民进党从一开始就是没有前途,创立过于仓促甚至未来得及制造一个政治纲领,为了扩大民进党,他大肆吸纳其它党派的党员加入,导致党内无法形成了统一思想,而民进党看起来更像是国民党的分支组织。

孙中山见左右运动无效,做出开除党籍陈其美,免除党内外一切的职务的命令。

那些加入进步党的国民党人经备案后一一被开除党籍,免除了党内一切职务,这场政治斗争波及的范围甚为广泛,而孙中山的妥协和让步反而让事情变的越来越复杂。这场政治斗争被某些个人主观因素所主导,双方逐渐形成了水火不融之势。

国会对孙中山提出了不信任案,要求孙中山公开与美、英、日签订秘密条约。

杨洪森为此亲自从北京来到南京,有人声称原总统府外都听到杨洪森粗狂地嗓音,虽然这有些夸张,不过有人看到了陈其美走出总统府时脸色苍白,而杨洪森一脸怒容。随后,各方报纸都刊载了杨、陈不合的照片,而那些抨击时政的报刊很快就收到了来自国府新闻监管机构发来的要求整顿的函电。

在斗争不断升级的时候,在美国留学的陈立夫给远在国内的陈其美发去了电报,希望他能来美国帮助他解决一些私人问题。

陈其美依依不舍地离开了中国。

事情发展这种地步,与他最初所设想的完全不一样。他并没有打算与孙中山决裂,也不曾想过要将杨洪森拉下水,但是事与愿违,这辆“巴士”已经在他手中完全失控了,不能再受其个人意志为左右。他并不想离开中国,他甚至要求杨洪森继续让他留在上海,这个请求被杨洪森拒绝了。杨洪森以出国考察为由请他去美国。离开中国当天,送行的只有杨洪森一人,送行由杨洪森亲自安排,外国记者拍到了杨洪森与陈其美紧紧拥抱在一起依依惜别的照片。

政治斗争是残酷的,但陈其美至少保住了自己的小命,而其它人却没有这么幸运了,民进党在国会中被彻底边缘化,很快他们就陷入到四分五裂当中,有些希望回到国民党,孙中山准备重新接纳这些同志,杨洪森却坚决的反对。

“这些人是我们伟大事业的敌人,对他们施以必要惩戒将会起到警示作用。”

杨洪森从上海回来给孙中山解决了很多头痛的问题。民进党很快就陷入了内乱中,杨洪森的手法简单而且非常有效,那就是将他们的资金链完全斩断,然后让他们通过一些非正常渠道获取赞助,接下来的一切都直接转入司法程序,后面的事已经不需要他再过问了。

国府目前实行的是一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而不是二党,甚至三党,但是现在共和党、民主党大有后来居上之势,杨洪森要削弱他们的力量以保证国民党的领导地位。首先是资金这块,一个党派要想发展壮大起来,资金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一项环节,而国会的这些党派除了政策的补助外,他们还能通过其其它方法获取更多的活动资金,而他们调动资金的最终只能通过一个地方—银行。

全国大、小银行多达数百家,杨洪森打算将这一数字削减一半。正是在这思想的指导下,杨洪森开始了对金融板块的重组。上海商业储蓄与浙江兴业、浙江实业、徽州银行合并重组为国民银行,恒生银行接管了第二大国有银行交通银行,德华银行兼并了武汉、长沙、广州等几个极具特点的地方性银行。国有中央银行则将一批地方性银行收编成了支行,而国内中、小银行相互兼并、重组也进入一个高潮。

杨洪森要想实现他的计划,通过几个兼并案是不行的,他需要一场经济危机,可是那样他将需要等上七年的时间,通过国府相关政策性扶持,他们在未来的七年将会得到进一步发展,他可以用七年将那些银行逐渐吞并,虽然这样运作相对很慢,但相对来说阻力最小。

事情重新回到“民进党”头上,陈其美远走异国,党内没有够份量的人物出面组织,“民进党”瓦解的速度比陈其美初创的奇迹还要快。国府很快就出台了《组织机构法案》,对于党派的组织建立进行了严格的规定,因为“民进党”制造的很多麻烦,很多捐款人发现组织建立没有多少时间,钱却被花的一分不剩,有些捐款人对此极为不满,要求政府介入,国府司法机关对被指控的数位议会进行了调查,其中牵涉到一些共和党、民主党议员。

杨洪森在展开对这些党派进一步压迫同时,他也顶着巨大的压力。追问国府与日本秘密协议的人越来越多,国府方面对此努力转移别人的视线,可是这招并不起作用。国府对外的答复称与日本的协议中涉及到国家秘密,协议将在未来公布,至于时间发言人并没有明确给。

未来公布?十年还是二十年,很显然有些人等不到这么长的时间。

杨洪森善于使用民众的力量,而他的对手们很显然也知道如何恰如其分地运用这股子力量。

孙中山决定妥协将协议的部分内容公布出来,杨洪森提出反对意见,因为这将进一步刺激躲在幕后的那小撮人,对于抓住这些人杨洪森有他的办法,可是对此孙中山却不能同意。

国府成立了一个委员会,他们将对协议的内容进行评估,从而得出是否涉及国家秘密的这一结论。而调查很可能将持续几个月甚至一年的时间,杨洪森可以充分利用这段时间,通过其他的舆论宣传抵消民众对此的关注度。

没有关注的焦点,他可以创造出一个,比如经济问题就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很快一些专家们走了出来,他们指出中国的经济发展过快,猖獗的投机导致了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很多不确定因素的存在,专家们希望国府加强监管力度,专家们警告国府,如果不加以注意,未来中国将可能会出现很严重的经济危机。

国府方面公报显示今年国府有意调节经济增长的速度,对证券等市场的投机行为,国府将进行严厉打击,国府表态登报后上海证券市场的投机资金大量外逃,股市全面跳水。

第十五章

上海证券市场上最大的投机机构就是“龙”基金,在他的带领下,各大机构率领纷纷退出,当然也有一些机构并不为所动。杨洪森的话可不是什么空穴来风,国府很快就颁布了最新的《关于证券市场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该《意见》为什么会出台的这么快,这主要参考一些美国先进的经验,再加上杨洪森的指导。“规范市场,打击投机”是这次的宗旨,在国府的主导下短短数日之内,大批的投机分子倾家荡产,当然这中间多为散户,至于那些大机构早已退出战场。

没有焦点可以创造焦点,没有经济问题可以创造经济问题。

不是说改革中出现的问题最多,那就改革吧把问题全搞出来。杨洪森在上海主持召开了工业座谈会议上,再次提到了工人最低工资收入保证的问题,他甚至还下到一线工厂,会见工人代表,寻问他们的生活以及待遇问题,这让很多人工薪阶层感动的痛哭流涕。对于某些不按照政策执行的企业,杨洪森要求各有关部门严肃查处勒令整改知。

杨洪森财团名下的企业都早已经按照国家政策处理。通过技术改造、规模化生产,提升了生产的效率。当其它企业还在实行七天工作制的时候,财团名下的企业已经实行六天工作制,对于第七天参加工作的给予双倍工资补偿。国府立法机构开始就劳工权益进行立法,专家学者们行动了起来进一步探讨这个问题,各级工会组织当然很欢迎,工人的工作时间缩短了,福利待遇提高了,他们的购买增强了。

新的工薪标准目的是为了刺激企业技术改新的步伐。

杨洪森指出作为社会的精英分子,在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方面应当尽到更多的义务,办实业不仅仅是为了赚钱,更重要的是为了强国富民。

民富了自然要把钱存入银行,这是中国老百姓普通存在的消费观,有余钱就存起来。

杨洪森有钱就用来进行风险投资,将钱变成更多的钱。

陈其美和民进党的事情在社会中逐渐平息,孙中山显得有一些身心憔悴。在杨洪森的建议下,孙中山前往东北进行视察,副总统黎元洪负责国府的日常工作。

黎元洪的能力还是有的,在孙、杨两人相继离开不在北京期间,他按部就班地执行着国府政策。

陈其美7月到达美国后,开始了在美国的考察活动,陈其美在前往美国的船上就染上的风寒,异国的生活再加上心情的原因,他很快就病倒了。在美国学习的陈立夫给杨洪森发去了电报。杨洪森致电陈其美放宽心,好好养病。

陈其美的心哪里能放的下,他一手创立的“民进党”被他的好兄弟一锅给烩了,党组织先是被国府勒令整顿,最后彻底解散,整个过程不到二十天,相关干部全部放逐到了政治的边缘。

烟土对他的身体伤害很大,陈立果夫曾建议他把烟土戒了,结果被陈其美痛骂了一顿。

一个月后从美国传来了陈其美病逝的消息,不过陈立夫在发给杨洪森的电报称,陈其美的死因系吸食“英镑”过量导致身体病变经过医院抢救无效病逝。

在正式场合绝对不能这样报道,好在美国方面配合,国内主流报导陈其美死讯时引用了官方通告,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