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退居次要位置。
李纯经过一系列苦战,在左右夹击、前堵后追之下终于到达了九江城下,在海军的全力支援下,迫使守军撤出九江。随李纯从南昌杀出来的3万大军,此时只剩下不足8000人,皖军主力正在陆续汇集中,九江城外操着各式武器从四面八方赶来的援军有3、4万之众。至12月8日,北洋军在江西只剩下了九江这一处桥头堡。除了九江城内的北洋军以及“撤入”湖南的部队,北洋政府这十数天的时间里损兵近4万人。
12月10日,方文远按照杨洪森的指示精神,发动对江西北洋军的最后一击。
遭到“化学弹”攻击的北洋军乱成一片,主将李纯因吸入“毒气”昏迷不醒,北洋军指挥系统崩溃,众兵将出城后拥挤在商埠外的码头处,李纯本人在众卫士的保护上船后安全撤至劳家渡,后转至租界接受西式治疗。
“化学弹”的效果让袁世凯大为震惊,九江城内的守军有半数因为吸入有毒气体死亡或失去战斗能力。
袁世凯急忙向各国提出请求,向他们购买“化学”炮弹。
“化学弹”这种非常规武器,各国可能有,但不会放在货架上,更不会大声的叫卖。上海的各国军火商再怎么了不得也还是常规武器供应商。他们回答没有,袁世凯来说就是拒绝向其出售。但是,wωw奇Qisuu書网某些军火商私下答应愿为北洋政府提共有毒化学品方便其自行加工。
西方各国对江西战事逆转大为不安,以英、法为首的西方各国敦促南北和谈。英国方面更是应北洋政府请求,派出舰队进入长江,公开阻止南军渡江进入湖北。为此,杨洪森派代表向英国方面表示抗议。
“如果英国舰只阻挠、攻击起义军,军政府将不得不启动应急措施。”
英国方面并不是铁了心的要帮袁世凯,只是通过武力威慑,吓吓杨洪森,看到杨洪森强硬的态度后,他们的态度随即转变。
“英国舰队进入长江,只在保护各国在湖北侨民安全。”
英国公使在北京呼吁南北双方进行谈判,雷曼再次造访安徽,这次他带来了袁世凯的诚意。
“我的朋友,胜利有大门已经被我打开,你认为我会同意停战?”
“停战对双方都有好处,袁总统愿意与您合作,并提名您为副总统,保证社会人民党在安徽、江西地位……,战争持续了这么长时候,平民伤亡数十万,流离失所之达百万,中华再也经受不起如此大的折腾了……。”雷曼引诱加动情的述说并没有打出杨洪森的心,“这是袁总统为你准备的100万英镑,他愿意在这个基础上与您商谈和平。”
雷曼与杨洪森的接触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袁世凯的第二波谈判代表就到了。北方代表频繁通过第三方与杨洪森接触,让宋教仁感觉不安,他找到杨洪森陈述现下有利之形势,杨洪森没有就下一步给予他明确的答复,所以致电孙中山,希望应立即回国,在宋教仁看来杨洪森可能会听取孙中山的意见,坚持武力斗争。
孙中山虽然有意回国,但是却受到日本政府的严加阻挠无法成行。为了尽快回国的孙中山,乘坐美国火轮前往檀香山,转道返回国内。在孙中山未回国之季,袁世凯开动宣传机器大谈和平,甚至为了天下百姓愿意放下私人恩怨,为中华崛起而努力,袁世凯的转变更有进步党领袖黎元洪的摇旗助威,其他小党派也起哄敦促杨洪森接受政府和平条约。袁世凯甚至不惜花重金联络朱瑞、谭延辏А⑺锏廊省V烊鹆χ骱推教概校惶费雨'主要还是看杨洪森的态度;孙道仁一时难以决断;那些被杨洪森驱逐的“右派”也跳出来大声附合和平谈判,一时全国上下都和平之声。
第四十二章
面对着全国性的和平之声,杨洪森打下去决定反而更加足了。袁世凯喊的越响,说明他的底气不足啊!
现在杨洪森的军事野心十分膨胀,他的下一个目标就是湖北,继尔问鼎天下。
杨洪森决心拉袁世凯下马,为此他联络了湖南谭延辏А⒈本├柙椤?br />
“都督,安徽密电。”谭延辏Ы拥降绫ê笙缚戳艘槐椋詈樯龆ㄌ衷降祝盗⑺镏猩轿笞芡常⑶一鼓舛艘桓鑫蠢凑嘧拥娜搜 F渲泄褡芾肀闶怯伤费雨'出任。谭延辏Р⒉蝗衔庥惺裁床煌祝笞芡匙匀皇撬镏猩剑裁慈硕记啦坏剑飧弊芡忱柙榫褪歉鱿殖傻模运衷籽ΦH喂褡芾硪彩呛鲜实摹?br />
在杨洪森电邀之下谭延辏г诔ど呈氖μ衷胙詈樯嵛耍婢?师越界进入荆州境内。
继谭延辏е螅谎詈樯捕蝗ρ嗍钡哪咚贸逶僖淮巫叩搅巳嗣堑氖右爸校闯庠揽橄招撞校耪俦毖缶秤Υ笫凭俦鹨濉6杂谀咚贸宓谋戆祝钕认煊Φ氖潜毖笮熘萁叛浚叛朐揽涑毖竽诘牡帐油猓褂幸恍┧饺硕髟埂K胨毡逼鹨寰U剑踔撩芰畈慷咏拥栏狭恕?br />
袁世凯此时在北京寝食难安,杨洪森同意和平,同时开出条件:其一,袁世凯本人下野,北洋军原定待命接受整编,;其三、北京政府暂由副总统黎元洪代理;其三,恢复临时约法——。
袁世凯只就部分提议进行了回应,他同意恢复临时约法,同时,请孙中山来北京,组织全国大选。
孙中山于12月15日乘坐美国火轮到达福州,福建都督孙道仁、国民党副理事长宋教仁、社会人民党福建支部长杜流平等军政、工商界要员以及各国驻闽代表到码头迎接。
在国外时孙中山只知道国内这几个月形式特别好,却不知道好到如此程度。对于杨洪森针对和平的意见,他表示赞同。袁世凯首先下野,他不会第二次将总统的宝座让给此人。
针对南方的强硬态度以及困境中的军事形势,北洋政府也在加紧谋划着。
黎元洪干坐在袁世凯大厅之内近一个小时,此间没有一个仆人来此,他想走最后还是忍了下来,他知道袁世凯一定在隔壁的房间里,他是一个聪明人,所以他明白袁世凯的用意。对他而言他此身最大的失败,就是性格上太随和了,如果他的欲望再强烈一点,心性再狠毒点,那么现在坐在这时的应该是袁世凯,在隔壁躺着闭目养神就是他了。
一步错,步步错。
“让宋卿,久候了。”袁世凯亲热的将要起的黎元洪请回到了座椅。
“总统,日理万机,元洪惭愧。”
“今日,找宋卿来,对了是什么来着。”袁世凯转过脸向袁克定问道。
“父亲,找黎副总统来定有要事。”
“对,对,要事,我们身居上位者,一定要倾听民声,天下百姓希望和平,我袁世凯是举两手暂同。孙中山提出恢复临时约定,这很好,我一早就想恢复了。我呢,老了也该抱抱孙子了,为了天下和泰,百姓安宁,我决心辞去大总统一职,明日我就拟电文,日后国事就要全靠宋卿你了。”袁世凯一脸和气的微笑,但黎元洪骨子都透着股寒意。
“元洪何德何能安感当此大任,总统总值青春鼎盛,……”
袁克定冷哼一声,“家父心意已决,明日就由你代总统一职。”
黎元洪被吓浑身颤抖,袁世凯这是要抬来出来拖时间啊,自己要是再不上路子;“元洪,必禀承总统之意,尽心竭力。”
袁世凯慧心的笑说,“治理这样大一个国家,这个担子对你来说虽然重了点,但是不懂只管来问我。”
“是,是……。”黎元洪不住的擦着额角的冷汗,离开袁府时,后背已经湿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