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文 > > 明朝贵公子 > 第25部分

第25部分(1 / 2)

>        老爷子和父亲怎么做赵永泰就不管了,有了铅笔,他就开始琢磨做水车了。

这天下了课,赵永泰叫赵业将家里最好的张铁匠找了来。

来了之后,赵永泰就将自己画的一张钢珠轴承草图给他看。经过详细解释之后,张铁匠说可以试一试。赵永泰也就让他先做几个同样尺寸的来看看。

半个月后,张铁匠才带着四个轮轴来见他。试了一下,没有现代的好用,不过用手工锤制的这个程度已经不错了。然后让赵业将家里的孙木匠也叫了过来。叫他们两个一起做一架钢轴的水车,用轴承固定在支架上。这时张铁匠有点明白自己做了半个月的东西用来做什么了。

因为孙木匠以前做过水车,所以这次这个小型水车只用了十天就做好了。在河里进行架设的时候赵永泰就在旁边看着。毕竟这个东西虽然不大,但是对以后的计划实行影响很大。

当看到安装完成之后的小水车以远高于其他木轴水车的转速转起来后,赵永泰的心情也跟着飞扬起来。让孙木匠他们在这里看着,自己飞快地坐车回家将父亲拉了过来。

“泰儿,你这是要带我去干嘛?爹还有一大堆事要做哪。”赵崇贤被儿子匆匆忙忙拉了出来,到现在都不知道怎么回事儿。

“爹,给你看样好东西。比炭笔好很多的东西。到了,下车。”“你看这个!”赵永泰下了车指着那个小水车说道。

“这不是个水车吗?就是小了点,有什么用?”赵崇贤看着眼前这个小水车很疑惑。

“你没发现它有什么不同吗?”赵永泰满脸期待的问道。

“除了小点儿,也没看出有什么不同啊。”赵崇贤边嘀咕边仔细观察着,看儿子兴奋的样子这个水车应该是有什么不一样的。

“这个。。。”赵崇贤无意中扫了一眼远处的大水车,终于发现了这架小水车的不同,它比其它水车转得快了很多。“这个是怎么做成的?”

“哈哈!看出来了吧。我们回去再说。你们把它拆回去。”说完,又拉着父亲上了马车往回走。

“爹,你觉得照这样做个大的怎么样?”赵永泰满心高兴的问道。

“嗯,也行,这样磨面粉的速度快不少。多做几个家里可以考虑开个粮行。”赵崇贤想了想说道。看他的神情好像真是在考虑要不要加开一家粮行。

听到父亲的话赵永泰绝倒:“您就没想过用它做点儿其它的?”

“其它的?对,再加上米粉,南方人都喜欢吃米粉、米线什么的。”说着,赵崇贤笑了起来,看来真准备开个粮行了。

赵永泰直接瘫倒在车厢里。

万历四十八年七月二十一日神宗朱翊钧卒于弘德殿,年五十八,在位四十八年。九月初一,光宗朱常洛病逝,在位一月。九月初六,朱由校登基,是为熹宗,时年十五岁。

第一第二章 人生的初步规划

万历四十六年七月,天气炎热。(全文字小說閱讀盡在拾陸K文學網)今年的的梅雨很短,出现了旱灾的苗头。不过现在家里的主要产业已经变成了昌和布庄,主要出售家产的棉布和绸缎。田地只有三百多顷,都在灵江旁边,不用担心地里缺水。

来到这里已经三年多了,赵烨或者说赵永泰已经搞清楚了现在是明万历年间,也就是说离那个血腥黑暗的年代还有二十几年。

家里是浙东的大户,但赵家的兴起准确来说从爷爷开始的。爷爷二十二岁中了秀才,但后面就屡试不第,二十六岁遂开始接手家里的产业。那时候的布庄还很小,主要是购进布匹进行转卖,家里主要还是以田租为主要收入。爷爷经手后,慢慢将布庄开始做大,最后自家还建立了纺织作坊,现在棉布、绸缎都能生产,在浙东地区也小有名气。

父亲在十八岁中了秀才,但后面也不得寸进,二十五岁的时候也加入了布庄的经营。就这样,家里逐渐变成了一个商业家族。虽说古代商人地位不高,但在明末已经有所改观。特别是在江浙地区,很多士林家族的主要经济收入也都是商业经营。

再加上爷爷、父亲都是家里的独子,这种情况下,父辈们考虑得更多的是怎么把家族经营下去,对入仕的心思就淡了。

所以赵永泰可以不用清晨起来寒窗苦读,还可以享受锦衣玉食。但对赵永泰来说,这所谓的锦衣玉食也让他倍感郁闷。没有电视,没有电影,没有酒吧,最郁闷的是没有琳琅满目的美味佳肴。夏天还好,冬天唯一的新鲜蔬菜就是豆芽,其它的不是腌的就是咸的,嗯,还有大萝卜。

现在赵永泰醒着的时候最多的时间是在怀恋前世或者说后世丰富多彩的生活。看着他一个人安安静静地坐在那里,呆呆傻傻的,嘴角还流着口水,很让人怀疑他是不是脑子有问题。不过现在所有下人只要一看到他这个样子就赶紧躲得远远的。这都是被吓的,以前有几个下人看他这个样子就在旁边说小话,结果他的样子马上就变了,想出了各种奇奇怪怪的方法来整这几个下人,搞得他们差点精神失常。如此杀鸡儆猴之后,在下人们眼里他直接变成了一个披着可爱外表的小恶魔。

“唉~!”赵永泰叹了一口气,咂咂嘴,擦了擦嘴角:好了,不能再想了,过去的已经过去了,现在应该好好规划一下自己这一世的人生了,毕竟还有二十几年就会迎来那个黑暗的时代。作为一个穿越者,特别是作为一个现代愤青,自己有义务去改变那一切。不能让自己和家人成为被那些落后的野蛮人屠杀或奴役的对象。唯一的方法只能选择武力反抗。

要有武力首先就要有钢,钢乃强国之基。不过以前没听说浙江地区有什么大的煤、铁矿区。最近的铁矿应该是马鞍山了,但是离南京太近,不太安全也不容易搞到手。现在倒是可以通过运河去淮南、淮北买,那儿煤、铁都有,不过等北边闹起来就不保险了,而且成本太高。算了,先一步步来吧,从小做起,现在全世界的钢产量也不高吧。大矿区暂时搞不定,小矿总是好找的。而且现在这个时代钢的品质应该已经不错了,可以直接拿来用。

等搞定了大矿再用高炉炼铁和平炉炼钢来大量生产。建高炉就不用想用铁壳了,只能用水泥。那得先建个水泥窑,这个比较简单,用现在的砖窑、瓷窑也可以。材料也好找,石灰石和石英石(河沙)、还有石膏。水泥还可以用来修路,建房。还要建个炼焦炉制焦炭。平炉倒是好建,而且高炉煤气和炼焦煤气就是燃料。就是空气要预热,还要建个蓄热室。

炼铁、炼钢都需要很高的送风量,现在的小鼓风机根本就不够看,只能考虑用水力驱动。这样就要先建水车,还要用齿轮传动,以获得高转速,还得先做齿轮。而且现在的水车也需要改进,要用钢轴的。就要用到轴承,要不速度提不起来。对了,有了轴承还可以改进马车,做四轮的。载重大,平稳性好。

钢轴水车建起来还可以做水力锻压机,水力纺织机等。可以大幅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是赚钱的好东西。

说到赚钱这个时代玻璃是暴利,而且还可以做望远镜什么的。还可以制作烧杯等器皿,这是化学技术的发展基础之一。还可以做温室大棚,冬天就不用天天对着萝卜、白菜和豆芽了。

玻璃用石英石、纯碱、石灰石烧成。制纯碱是一个问题,路布兰制碱法需要硫酸,索尔维制碱法和候氏制碱法需要氨气。在这个时代要制成高浓度的硫酸和氨气又很困难。先看看有没有纯碱卖吧。做馒头什么的面食好像都要用到碱,应该是有卖的。

有了碱还可以制肥皂。肥皂在现在也是暴利产品了。

真是不想不知道,一想吓一跳。需要做的东西越来越多。怪不得成功者都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这开荒的路真是漫长啊。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