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赵永泰表示出对重量的不满后,全部工匠都按下了被那几个火器工匠带起来的兴奋,开始想办法降低重量。几个火器匠人看到这样的情形,也不敢再表露出高兴的表情,但是心里还是嘀咕:这么好的枪还不满意,这要是在天津,得被抢破了头。看来这家主人很难伺候啊。几个工匠对视了一眼,也沉默下来。不过为了前所未有的高工钱,几个人也努力的思考起来。
不过大家所想到的也就是增加锻压的次数,以增加管壁的强度。但这种方法不仅耗时,且效果不明显,其标准也很难数据化。主要是每批的钢质有所不同,锻压后的效果也不同。
为了进行训练,赵永泰也不得不让工厂先少量生产一批再慢慢想办法。要说这种枪在现在这个时代来说也算是很先进的了,射程、威力也不错。但赵永泰的目标是全火器部队,那这样的火枪就不能满足要求。
枪太重不但影响射击精度、次数,对装弹也很不利,这就影响到了射击间隔时间。也就是说要保证火力的持续性,需要更多的排数。排数的增加又会加大指挥的难度,所以在火绳枪时代没有全火器部队。
现在,这个问题也困扰到了赵永泰。以前他以为数量能够弥补质量的不足,结果试验结果让他明白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因为这个问题,赵永泰又失眠了。天天顶着一双熊猫眼,脸也阴沉的可怕,使得赵府特别是西院的下人笑声都少了很多,就是笑也是笑声的,生怕被人听到的那种。大家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但连少爷都感到为难的事那想必是天大的事了。
时间又过去了半个月,但还是没有什么进展,新式火枪只生产了300支用于训练就停止了。大家都在绞尽脑汁解决重量的问题。
火器厂或者叫兵工厂一里远的地方建了一个新的训练营。护卫队的一半移到了这里,就近保护或者监事兵工厂。赵永泰也方便就近督促队员练习射击技术。两支护卫队三个月轮换一次驻地。
这天早上,赵永泰正坐在椅子上发呆,几个丫鬟在给他穿衣梳头,舒雅在给他系鞋带儿。系好后,舒雅小声地问了一句:“少爷,系得有没有太紧?”
“啊?”发呆中的赵永泰也没有听清她说什么,不过还是被舒雅把神给唤回来了。
“少爷,鞋系得会不会太紧?”看少爷没听清,舒雅又重复了一次。
紧?哦,紧了会挤脚。嗯,松紧刚好。赵永泰站起身来试了试,挺满意,刚想夸舒雅一句,突然脑中一道亮光闪过:紧!挤紧!身管自紧!对了,火炮身管自紧技术!“哈哈~!”赵永泰突然大笑了起来,搞得丫鬟们一阵奇怪。随即就看见赵永泰抱住舒雅亲了一口,然后大笑着跑了出去,一边跑一边叫赵业备马车。
突然被袭的舒雅先是目瞪口呆,然后就小脸通红站在那里不知所措。虽然包括她自己在内的所有人都对此早有准备,但突然发生这样的事情还是让她反应不过来。屋里沉默了一会儿,一个机灵的丫鬟就赶紧恭喜舒雅,虽然心里不高兴,但人总是要屈服与现实的不是。现在向舒雅示好总能博取对方的几分好感,以免以后的日子难过啊。反应过来的其他几个丫鬟也赶紧上前示好,毕竟大家对舒雅以后的位置都有了心理准备,现在也不是很难接受。立时,舒雅在府里的地位就上升了好几个台阶,不少人都主动向她示好。舒雅心里也是五味杂陈,不过总的来说还是高兴多一些。
当然,这些赵永泰都不知道,他不知道他一个激动的吻立刻改变了一个人的身份地位。他现在正在兵工厂里激动地同几个匠师解说着他早上刚想起来的身管自紧技术。身管自紧技术对火炮的发展是具有革命意义的,它不但大幅降低了炮身重量,也大幅提高了炮管的生产良率和身管寿命,可以说它是重型火炮发展的基础。
当然,现在赵永泰不需要造重型火炮,现在的钢质也不允许,但这项技术得到的管身效果正是他现在所需要的。身管自紧技术有液压和挤压两种工艺方式。当然,现在的技术条件只能使用挤压法,而且相对来说挤压法的成本、效率更好。另外,制作膛线也可以用挤压法。
不过对于前装枪来说,膛线没有实用意义。暂时也不用考虑。在赵永泰的带动下,工匠们用了两天的时间在原来的锻压机基础上改制出了一台挤压机。因为赵永泰在工匠们眼中已经成为了奇迹的代表,所以大家对于这项技术都报以了极大的期待。连新来的几个火器工匠都也不例外,这几个月他们已经从其他工匠口中知道了赵永泰的伟大事迹。在工匠们的吹捧下,赵永泰简直就成了神仙,简直无所不能。以至于其实大家这段时间都在期待着他再次出现奇迹,结果也没让大家失望。
一批新制成的8斤枪管很快就好了,经过试验,完全没有问题。最后大家还加大了火药量试验了多次,也没有发生炸裂事件。大家马上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了7斤管的制造中。几个火器工匠看赵永泰的眼神也有点儿看神仙的味道了。
7斤管的试验也很成功。工匠们马上要做6斤管,但是赵永泰阻止了,要求先做6斤半的。虽然理论上这项技术能降低很大幅度的管重,但自己以前并没有看到具体的数据,而且现在的钢质也比不了后世的合金钢。现在已经有了方法,安全才是最重要的。就算只能达到7斤,也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了。
最后,管身的重量止步于5斤,到最后工匠们甚至对10克的重量也斤斤计较,反复试验。管身的重量降低了近四斤,远远超出了赵永泰的预估。不过这种意外绝对是乐于接受的,值得庆祝的。为了安全,最后的管重确定在5。3斤,全枪的重量不到8。8斤,绝对是这个时代最先进的火枪,而且还是遂发的。
在之前大家想办法降低重量的时候,张铁匠们甚至对这个遂发机构进行了减小,虽然只降低了一两多的重量,也就是40多克,但这种行为无疑是值得肯定和赞扬的。所以那时虽然没什么大的进展,但赵永泰也给了他们100两的奖励。这对大家来说都已经是习以为常的事了,但对几个火器工匠的震动是巨大的,他们从来没有见过甚至听都没有听过如此大方,如此重视工匠的主家,使得他们对这里更加归心,更加热情地参与其他人的改进试验,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经过了三个批次60支成品的多次试验,这种新式火枪正式定型生产,被赵永泰命名为泰兴步枪。随后在此基础上改进出了45倍径的骑枪和14倍径的手枪,分别重7。6斤和2。9斤。三种枪都是统一口径,有效射程分别达到200米,150米和40米。这里的有效射程需要击穿3毫米厚的钢板并击穿或深入其后2厘米的木板,与鸟枪那种射程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在配备了泰兴步枪后,护卫队开始大量进行火器相关训练,包括设计、装弹、保养以及各种持枪规范动作。可以说他们比现今世界上所有火枪队的训练都要系统。
为了保密,新式火枪只在这个训练营里配备。台州城外那个营地只进行身体训练及枪刺训练。大家都很奇怪为什么还要进行枪刺训练,不过赵永泰说继续,大家也不敢再有异议。他们哪里知道,就算到了20世纪,战争中的白刃战还是很普遍的事情。
第一第二十五章 武力也是基础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