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将军与藤冲齐声应是。
铭幽带着长风趁着夜色离开营寨,于对面驻扎的周典大军似乎并未察觉;殊不知,在铭幽接到傅恒书信的同时,周典亦收到来自曹恪的书信。曹恪与周典交好,故而在信中将京城现下的情势做了一番分析,最后道,“唯今之计,只有将河间王迎入京城主持大局,方可平衡各方势力。”
周典对曹恪的话嗤之以鼻,轩辕家无论能力、声望,足以平衡各方的都绝不会是铭幽。心下又隐隐觉得有些地方不对,重新仔细阅读信件,周典发现,从信中所讲各个参与京城政变的官员几乎都与铭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魏叁是陆老尚书的旧属;陆纵是铭幽的大舅子;傅恒曾在临淄担任国相近二十年;给他写信劝他千万不要拦阻铭幽离开大营的曹恪同样是铭幽的大舅官。
这场看似因为不平而针对牟家发动的政变,分明就是拥戴铭幽为帝的前奏!而现在,京中的南北两军以及禁军全都掌握在这帮支持铭幽的人手里!
周典惊出一身冷汗,不知不觉间,轩辕铭幽身边竟聚集了足以扭转整个京城局面的人。看来这个轩辕铭幽倒真不是表面上看来的那般无用。
基于此种认识,周典照书信所说,吩咐下去,只要对面军营没有兵士调动,若发现有人趁黑出营,不必阻截,只要加强本营的戒备便可。
铭幽与长风得以畅通无阻的离开营寨。
作者有话要说:
☆、第九十二章 君临天下(10)
三月十五日,月圆如盘。
连日来对局势的高度紧张,使得傅恒有些疲倦,多日守在重宫不曾回家休息的傅丞相,在众臣的劝解下终于回到府中,准备稍加休息,再换身衣服入宫。
眼下,京城中的皇族皆被他借口“保护”派兵将其尽数软禁于府中,在铭幽到来之前,他不敢有丝毫懈怠,同时又因为铭幽迟迟没有入京而焦灼不已。
这些日子里众臣间为谁来继任皇帝有了分歧。以何童为首的一派,想要在铭鄀其他皇子里选立皇帝;还有人推举皇族中颇有声望的藩王;傅恒不动声色的找出理由一一驳回。傅恒试探性的提起过铭幽,但是众人对他的映像并不好。早年为了逃避牟后的注意而装出来的那份玩世不恭以及病弱的身体,使得众人都不认为他适合做皇帝。
他不知道自己还能支撑多久,一旦皇族闹腾起来,京城将会陷入全面混乱的局面。
沐浴完毕,喝了点肉羹,正打算休息,下人忽然进入禀报:“老爷,府外来了两个人要见您。”
“什么人?”会是他整日翘首以盼的人吗?
“他让小的把这个给您过目。”下人恭敬地捧上一块纯金腰牌。
傅恒接过腰牌,上面赫然镌刻着“河间”二字,喜道:“快,开中门迎接!”
相府紧闭的大门从里拉开,傅恒亲自到大门迎接,行礼尚未完毕,傅恒便道:““王爷是现在入宫还是稍加休息,明日入宫?”
“这几日可有朝会?”铭幽问道。
“没有。近日不曾举行朝会。所有政事皆由老臣与何大人共同决断。”
“何童。”铭幽一边走入相府,一边低声念叨左丞的名字,这个何童明显是保皇派,只怕明日他会是最大的阻力。
“孤王日夜兼程也有些累了,等孤王稍作休息再入宫不迟。”想了想,又道,“有劳傅丞相派人通知各部官员,明日恢复早朝。”
“是,老臣这就去办。”
***********************************
三月十六日,各部官员同往常一样寅时起身,梳洗完毕,因为离天亮尚早,外面还是漆黑一片。连日来因为罢朝而变得清静的街道终于又恢复了往日的忙碌。各位提着灯笼或骑马由仆从提灯的官员陆陆续续赶至皇城,见了面都循例互相拜见问好,也在私下小声交换消息,询问突然恢复早朝的缘由。
卯正一刻,宫门打开,在宫门外等候的大小官员进入宫城,在宦官的带领下进入宣政殿,有敏锐的在尚未进入宣政殿时便发现今日殿外守卫的禁军似乎比往日多了;有迟钝的直到进入殿内,看到那个站在御座前背对众人的宝蓝色身影,方才发觉有异。
等到众官员按照品级高低站好,身着宝蓝色滚银边外袍的男子方转过身来,众人不由疑惑,本该在荥阳的河间王几时入了京,还笑嘻嘻的站在御座之前。
“河间王殿下,”左丞何童走出队列,高声道,“那个位置不该是您站的。”
“是吗。”铭幽含笑道,转身走到御座前,伸手摸了摸御座的龙形扶手,回头对何童笑了笑,径直坐到御座上,“不用说,何丞相一定认为,这个位置孤也坐不得。”
他的突然落座,让众人倒抽一口冷气,面面相觑,想想外头的禁军再看看右丞傅恒淡漠的表情,谁也不敢吱声。
“河间王说得没错。”何童固执道,“既然今日恢复朝会,理当请出陛下主持朝会,河间王擅自坐在龙座之上与谋反无异!”
“谋反!”铭幽重复着何童的话,背靠龙椅,缓声道,“若这是谋反,那么混淆皇室血统,将不知道哪里来的孽种捧上龙座,此种行径又叫什么呢?”
铭幽的话仿若惊雷,众官员闻言都窃窃私语,讨论此事的真假。
“这是污蔑!”何童怒极,高声道,“是血口喷人!”
“何大人。”傅恒出列望着何童道,“这并非污蔑。先帝的纪昭仪可以作证,先帝生前曾亲口告诉纪昭仪,这些所谓皇子都是太皇太后从牟家抱养的。难道要让纪昭仪来当堂对质吗?”
“真真荒唐!若你们说当今圣上乃是抱养,老臣倒不奇怪。”毕竟事情到了这一步,小皇帝无论如何也是要找借口除去的,“但是,你们竟然说先帝五子全部都是抱养的,这样的理由不觉得荒唐吗!”转头看向龙椅上的铭幽,继续道,“河间王篡位□□之心昭然若揭。就算你把先帝五子都杀了,皇位恐怕也轮不到河间王来坐!”
“轮不到吗?”铭幽反问一句,挑眉道,“长风。”
一身戎装的长风手执宝剑进入殿内,将手中宝剑高举过头顶。铭幽身边的太监迅速取过宝剑交给铭幽,铭幽站起身来拔出宝剑,殿内一时红光大盛。
殿内再次炸开了锅,议论声由小渐大。
“藏龙剑,何大人不会没听过吧。”铭幽以剑撑地,双手叠放在剑柄上,红光蓝袍相互辉映,肃然的脸上立刻有了睥睨天下的气势,“得藏龙者可得天下。何大人,你说孤有没有资格坐这皇位?”
“臣等叩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傅恒不等何童回答率先跪下叩拜,其余官员见状也纷纷下拜,山呼万岁。
鹤立鸡群的何童悲怆的看着四周匍匐于地的同僚,仰天长叹道:“先帝呀,老臣没用,老臣愧对于您!”
语毕,忽然冲向木柱,触柱而亡。
铭幽冷眼瞧着何童的举动,再看了看噤若寒蝉的众臣,命人将何童尸首拖出宣政殿后,当着众臣宣召禁军统领入内,命其带人入内宫,将先帝五子与皇太后全部处死。
吩咐完后,铭幽故意问群臣道:“如此处理,你们可有异议?”
“混淆皇室血统实乃重罪,如此处理合情合理,臣等没有异议。”文官中有人答道。
铭幽挥手命统领迅速去办,并宣布退朝。
天授元年三月十六日辰时,皇太后自缢于坤翊宫,据说,她临死前曾要求见小皇帝,被禁军拒绝,牟惊鸿带着遗憾上了路;小皇帝与其四位兄弟分别被禁军杀死在自己的宫房内。因为小皇帝登基仅月余,且其血统不被皇家承认,仅以民礼埋葬,死后无庙无谥,史官称其为少帝。
作者有话要说:
☆、第九十三章 称孤道寡(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