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羽柴秀吉点点头,‘光听名字可不知道,甲斐那个武田家是甲斐之虎的话,这个就是若狭之鼠了。哈哈哈哈。’羽柴秀吉为了挽回一些颜面,干笑了几声。
武田元明家派来的使者是一个四十多岁的奉行,办事也是精明干练,在屋子里仔细察看了各种玻璃器皿之后,说道,‘殿下,这些玻璃器,似乎比界町南蛮商人的质量上有所不如,不知道价格上能不能让一让。’
人家烧了几百年玻璃,我才烧了个把月,质量能一样就怪了。不过价格肯定会便宜很多,毕竟沙子是免费的,纯碱也不贵,最贵的应该是人工费和碳钱,为了保密烧玻璃的工匠我付了三倍工资,要求就是一点——禁止和陌生人说话。
‘价钱当然会低一点,就按照市价的五折好了。你看,这么漂亮的玻璃珠子一把只要一贯钱,我想还是有市场的。’我在一个盛满玻璃球的盒子里面抓出一把彩色玻璃球,又缓缓松开手让玻璃球哗啦哗啦落到盒子里。玻璃球制造最简单,说点不好听的就是烧玻璃失败的衍生物。不过小时候我确实收藏了很多玻璃球,稍稍长大后又用弹弓打鸟全用掉了。
武田元明的奉行想了想,还是有赚头的,玻璃制品很多人一生都没有见过,买一两件拿回去做传家之宝市场也不算小。‘好吧,就按殿下说的,一成定金拿货是吗?’
‘一成定金。’
武田元明的奉行走了之后,猴子在一旁坐不住了,‘工藤君,一成定金就能拿货?’
一成定金是我的成本,当然可以拿货了。不过我嘴上说道,‘恩。一成定金他也拿不了多少货,你没看那个奉行穿的多寒酸吗。最重要的是,武田元明又跑不了。’看猴子跟坐了刀刃似地抓耳挠腮,我问道,‘你不是也想…。’
‘如果和武田元明家一样,按照市价的五折能有三四成的利润。我也想用一成定金拿点货。你知道,我也跑不了的。’猴子说的很诚恳。
看猴子的穿戴的仍然是升任部将时我送的那件铠甲,只不过多年征战加上保养不当,已经旧了。看来在金钱上猴子一直是不太如意,当然也有可能是来借钱总要穿破一点故意换上的,而且我这人一向号称最念旧情。‘咳,谁让咱们是四同兄弟呢。不过说好了,第二次来拿货要把上次的本金付齐才行。’
猴子马上感恩戴德,‘明白。这比囤货强多了。那可都是要十足现金才行。’
‘囤积居奇这种事还是少做为妙,你的本钱不够,消息也不算灵通。’和羽柴秀吉说着随手翻了翻案几上的卷宗,脑子里灵光一闪,‘不过,今年屯一些粮食粮食到没有什么。’
‘粮食。’羽柴秀吉脑子上冒出一个大大的问号,‘这两年风调雨顺,粮食价格跌了不少。万一再跌了怎么办?’
我拿出一封卷宗交给羽柴秀吉,这是忍者在各地得到的情报,无非是物价天气水文等等不是特别紧要的事情,‘看上面,关东,关西,近畿,九州,四国今年冬天居然都没有下雪。连琵琶湖的水位都有所下降,看来今年歉收已成定局,要是到了夏天还是保持干旱的话…只怕…。’
羽柴秀吉接着我的思路说了下去,‘只怕要饿死很多人啊。要不要和信长殿下打个招呼?’
‘放心吧,我会让阿市去办的。’阿市现在仍然保持每月向信长写一封信的习惯,这信里不可避免的要提到工藤家的一些事,无非是工藤星一这个月收了几个侍妾,下个月搞大了某女侍的肚子等等,关于军事和商业的事情,只是略微提一下。最后就是问候织田信长以及孩子身体等等,织田信长似乎也习惯了这千遍一律的流水账似地报告,每月也坚持回信一封。阿市会把重点在晚上说一说,大部分时候都是将一封信的内容省略成四个字,一切平安。
织田信长看着案几上阿市送过来的急件,也陷入了沉思,莫不成真的用大部分军资金要买米,随即叫来管理仓库奉行的太田牛一,‘织田家仓库里的粮食能吃一年半吗?我的意思就是今年绝收的话,明年织田家会不会饿死人?’
太田牛一翻阅了仓库存储粮食的记录,‘殿下,除非从现在开始吃粥。不然的话,粮食到年底就没了。’
织田信长马上作出指示,‘粮食无论如何要保证三年之用,通知各地家臣,把这件事作为最高等级的命令来办理。下个月给本家的奉行们发布买米任务。’
‘嗨咦。’
织田信长叫住正要退下的太田牛一,‘等等,告诉各地家臣,不许大张旗鼓的买。要悄悄的买米,开枪的不要,明白?’
‘明白,防止米商哄抬米价。’
第一百零二章 临渴掘井
1565年夏,旱情在日本岛上继续蔓延,这一年倒也不是一点雨水都没有,只是每次的小雨只是湿一下干燥的地面就结束了,对于缓解旱情根本起不了作用,土地龟裂,禾苗旱死。日本岛的降雨大多来自台风,可是到了夏天台风也没看见一个影子,倒是去明国堪合贸易的船队带回来消息说,明国的福建和台湾遭遇了台风和暴雨的袭击。看来台风不是没有,只是没走这里。
旱情明朗之后,各地米商也开始了动作,米价翻着跟头似地向上突破,由去年最低时的一贯八百文一石大米,涨到六贯四百文一石。看这势头,突破八贯大关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狡猾的农民还可以在榻榻米下面藏一些粮食,一年的灾情到不至于没有饭吃,要说交齐年供地租那是不可能了。真正受苦的是无地的浪人和工匠,高昂的米价和越来越少的工作机会,加上嗷嗷待哺的妻儿老小成为了今年第一批难民。
太政大臣织田信长倒是做了一点好事,安土城的开工率一直不满,最多的时候也只有八成左右,主要原因是大工不足,这次旱灾虽然琵琶湖地区预计减产三分之一左右,但是比起其他绝收的地域还是幸运的,尤其是这里正在建设的安土城还在招工。这给了无数远在他方的浪人无穷的信念,据说九州有个叫菊花关的大工决定一路要饭去建设安土城。在但马国的金山银山也很快招募够了足够的人手和管理人员。
今年各地大名虽然没有人发起倡导,但是不约而同的停止了夏天募集农兵的活动,要想在这艰难的时候吃上一口饭变得越来越困难。大名间的战斗虽然停止了,但是各家各村之间因为水源爆发的小规模冲突却更加频繁。增田长胜每天都要处理因为争夺水源而发生的械斗人命案。
八上城因为地下水位下降,五眼泉水枯竭了两眼,还有两眼泉水的出水量也受到了影响。好在主泉眼够坚挺,不然一城几千将士只能去抢水喝。
由于我的提醒,织田家臣在粮价大规模上涨之前多多少少都购买了一定数量的粮草。我旗下的鲸鱼屋更是在近畿粮食市场上翻云覆雨,大大的赚了一笔不说,还攒下了足够的粮草。但现在的问题已经从粮食转移到了水源。河水断流,池塘洼地成为了取水的场所,而缺乏流动性的水更容易滋生疾病。
旗本用竹筒给我打上一些水,这个村子现在饮用的是蓄水池中的水,浑浊不堪,还没到身前就闻到一股怪味。我挥手让旗本倒掉,‘这样下去不行,会滋生瘟疫的。’
竹中半兵卫捏着鼻子问道,‘附近没有山泉,河流断水了,还能有什么办法?’
‘打井。’想了一会我终于想出办法,只要找到地下水就能解决。地下河流是流动的,不管上面怎么折腾,下面还是干净的。
‘打井?’离得污水稍远了一些,竹中半兵卫仍然用手帕半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