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文 > > 伙头兵纪事 > 第51部分

第51部分(1 / 2)

>    进宝跟顾小满一样,都是没啥大主意的人,他说;“日后干啥全听小林的,他想开个杂货铺,前几日休沐,还往镇上去打听过呢。”

顾小满又跟进宝说了几句话,眼见天色不早了,便回了伙房。

几日后,陈小林来找顾小满,原来是为了借钱的事,这趟去进宝家提亲,他想多给进宝置办一些彩礼,让他风风光光的嫁给他,他还打算顺道往南边的大城镇去看看,难得出一趟远门,他咋也不甘心就这么空手回来,南北两地来往不便,要是能将南边的稀罕东西运到北边来,估计能小赚一笔,可这进货啥的都要本钱,他手中的钱差不多全用干净了,这才来找小满了。

这么高大爽朗的汉子,在顾小满面前提到借钱时,脸上臊得通红,恰逢这几日寇镇不在营里,顾小满没法儿跟他商量,他和寇镇的饷银都是他收着,铺子跟庄子上大头的进项则是寇镇在打理,平日他俩也没啥花销,顾小满手中零零散散有近百两银子,他给陈小林拿了五十两银子,又问;“五十两银子够么?”

“够,够得很!”陈小林接了银子,感激得连话也说不出来,又拍着胸脯,说道:“小满兄弟,你放心,等赚了银子后,我肯定连本带利的还给你。”

顾小满笑道:“不急,你们慢慢来。”

陈小林咧嘴憨笑了两声,又挠了挠头,说道:“只是有一头,你先别跟进宝说,这大老爷们还要借银子养他,我这脸上也挺挂不住的。”

顾小满点了点头,自然是一口答应下来的。之后寇镇回来了,顾小满跟他说起借钱给陈小林的事情,原本顾小满还担心千总大人会怪他自作主张,毕竟五十两银子不是小数目,谁知寇镇却啥话也没说,有时他和顾小满晚上睡在炕上,也会说起营里鸡零狗碎的事情,对于陈小林这个兵,寇镇心里也是敬佩的,就凭他眼睛都不眨一下,就把张进宝的军籍一同买下来,有多少银子还怕他还不上的。

这日,吃完早饭,顾小满跟伙房里的人打了一声招呼,借了营房的马就往柳树屯去了,走到半道上,他听到后边有马蹄声传来,顾小满勒住马缰往后一看,只见千总大人带着两个人打马过来了。

只带了两个人,肯定不是去巡视的,先前也没听说过他要往定州府去,是以等他们走近后,顾小满问道:“大人,你这是往哪里去?”

寇镇说道:“往平安县去。”

顾小满点头,顺口又问道:“今晚回来吃饭不?”

“说不好,你别等我,要是我回营晚了,你自己先歇下。”

两个人一边骑马一边说话,等走了片刻后,寇镇望了一眼顾小满的侧脸,忽然开口说道:“你这些日子看着消瘦了许多,下巴都能当锥子使了。”

顾小满脸红了,他用眼角瞥了一眼后面两个将士,那两个将士此刻正看着别处,假装没听到寇镇说的话。

“估摸着是苦夏,等天气凉快就好了。”顾小满结结巴巴的说道。

寇镇疑惑的看了顾小满两眼,他的身子经过前几年贺之敏的调理,如今还算结实,先前并不曾听说过他有这苦夏的毛病,这么一想,寇镇决定晚上回来给他好好把脉。

两个人并马走在道上,这些日子,俩人都忙得很,狠不得连话都说不上几句,是以两人互看了几眼,心里暖乎乎的,后面跟的两个兵极有眼色,见了这情景,故意落到老后面。

走了一段路,到了镇上,寇镇和顾小满就得分开了,顾小满看着他,嘱咐道:“大人,路上当心。”

“知道了。”寇镇也看了他一眼,一夹马肚,带着兵飞奔而去,顾小满一直望着他们的身影不见了,这才往柳树屯去了。

到了柳树屯,王里正带着自己的两个儿子招待他,他们几人到了地头,只见除了种的庄稼以外,最打眼的要数那些菜园了,他们柳树屯的菜园跟家常的不同,不光收拾得齐整,每户种的还不少,蔬菜瓜果的花样也多,据先前老占说,他们柳树屯先前也是穷得很,自打建了三羊镇大营,伙房每年跟他们屯收菜后、,没过几年,靠着种菜,他们就成了四里八乡日子过得最好的屯子,如今,屯子里的庄户人家,一年进项,倒有一半是靠着种菜,别的屯子倒是想学,可惜失了先机,就是种了,没人收也白白烂在地里了。

正是大夏日的,还有不少人顶着烈日收拾菜园,顾小满走了一阵,见正是豇豆出来的旺季,有许多挂在藤上,眼看就要老了,却还没摘下,一问才知道今年豇豆大丰收,摘了一茬又一茬,这几日,赶上送到营里去都是黄瓜茄子南瓜一类的菜,这两日的豇豆还没摘下呢。

顾小满说;“既是如此,晒成干,到时等到冬日,营里缺菜了,就收上来。”

王里正摇了摇头,他说;“这晒干的豇豆,一把也没多少,营里吃这个菜不划算呀!”

顾小满便说;“你这今年不是丰收么,有剩的就晒干,到了冬日,土豆萝卜吃腻了,时不时的改善两顿口味也好啊。”

王里正笑了两声,应下了,两人正说话时,有个高个子中年男人过来了,他拱肩缩背的,看到顾小满这个当兵的,神情似乎还有些畏惧,王里正开口问;“铁锁,你这会儿咋过来了?”

那名叫铁锁的男人说道:“前日里正你让我今日记得过来办户籍,我这就来了。”

王里正点了两下头,对他说道:“我正在跟大营里的伙房长说话,你先去一旁等会儿。”

“哎。”那人答应一声,到一旁等着去了。

王里正见顾小满看了铁锁两眼,开口说道:“这人先前带着媳妇儿孩子逃难到我们屯子,靠着给屯子里的人扛活攒了几个钱,如今想把户籍落在我们屯子里。”

顾小满听了王里正的话,先楞了一下,随后问道:“户籍还能落在你们屯里?”

王里正说;“能,就是办户籍时要花些银子。”

顾小满若有所思的点了两下头,他又问;“那迁到你们屯子里的户籍多不多?”

王里正笑了,他对顾小满说道:“这户籍一事,哪是说迁就迁的,就是早些年朝廷往南边迁人到咱们北边来,也是州府指定的地方才能迁呢,打我当里正这几十年,除了铁锁,后来迁过来的也就两户罢了。”

这是顾小满头一回听说定州还有南边往北边迁人的,他问道:“迁人是咋回事呢?”

“你这是年轻不知道哩,咱们北边苦寒,靠近鞑靼国不说,早些年还有战事,差不多十屯九空,那南边人多呀,朝廷就指定凡是一户两子的,就得迁一个出来。”

顾小满点头,听王里正继续说,王里正和他坐在田坎上,细细的说起早些人口迁徙的事情,说了大半日,眼见时辰不早了,他邀顾小满往家里去吃饭,顾小满推辞了,占大叔他们几个人走了,来的又是新手,他怕伙房里忙不过来,还得赶着回去干活儿呢。

离开了柳树屯,顾小满骑着马回营,一路上,他脑子里一直在想王里正说的话,老李头他们因为老家没人不愿回乡,要是能在就近的乡屯安置下,是不是就不必为难呢?顾小满思忖了半日,心里还是没个头绪。

夜里,寇镇从平安县回营,顾小满把他的夜饭热了,趁着他坐在灯下吃饭时,顾小满对他说起白日下屯收菜的事,他说;“李大叔他们不是不愿回老家么,若是能把他们安置在附近的乡屯,是不是问题就解决了?”

寇镇听了顾小满这主意,他放下手里的筷子,认真的想了片刻,摇头说道:“不妥,营里有六十七人是不愿归乡的,附近没有乡屯会愿意猛然接纳这么多人,若是分散开来安置,后续的户籍,田地,住处等等一一安置下来,耗费时日过长,兵部限期将至,营里需在新兵入营时,将老兵送走。”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