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厂家办事效率更高,一切只为趁着小西爆红新鲜的态势,24小时之内,所有露天广告牌焕然一新。一切就是这么毫不留情,上一季的艺人广告被完全覆盖。让上一季艺人更加委屈的是,新广告上的人只是一个背身。
趁着夜色,小西出门在外溜达。看到街上的广告牌,认出那个背身是自己,却想不起来这是什么时候被摄影师拍到的。画面中,光线昏暗,依稀能辨认出背景是一个墙角。小西仔细看了看,那确实是趣生模特公司里的一面墙角,普通的白墙钢窗被光线加工之后,相当有质感,画面中的自己正欲转身,就被摄影师定格了,看不到一丁点儿正脸。而且牛仔裤厂家相当傲娇,连小西的名字都没打上去,似乎毫不在意砸进去的大笔广告费。
也好。虽然虚荣心有那么稍稍的欲求不满,但是,小西觉得这样不会太尴尬。毕竟,广告往往利用的是艺人的知名度,而小西并不想自己的粉丝仅仅因为喜欢自己就去买广告商品,那样的话,单纯的粉丝关系就会因为金钱的参与变得不那么纯净了。
(团长黑脸状:小西,你想得太多了!
粉丝渴望状:小西,你不知道,穿着你做广告的牛仔裤,就像跟你亲密接触一样,再贵都超值啦。
闫途眯眼状:这位粉丝,你是男是女?!
粉丝无辜状:人家是女生啦
闫途放心状:那就好。反悔状:那也不行!)
如果厂家只是利用自己的身材,那关系倒是清楚明了。这么一番自恋的想法过后,小西觉得自己很心安,继续自己的晚间散步,身上还穿着厂家赠送的牛仔裤。
广告投放一周之后,厂家统计销售量,发现有明显上升,特别是小西做广告这一款。门店的问卷调查显示,百分之九十五的被试者表示:广告简单而有创意。还有人在备注中说明:看着广告牌上的模特,就觉得如果自己也穿上这么一款,肯定也不错。
厂家对业绩很满意,但是,这才刚刚开始——广告牌在一夜之间又被替换一新!
作者有话要说:哇咔卡,连环广告进行中……
PS周四见呐^_^
第五十九瓶
这次,画面中的人物已经转过半个身子,以侧影示人。昏暗光线中,半长的头发如一片墨迹,只有额头的发梢留下一片稀疏剪影,俊秀眉眼依稀可辨。这么生活化的镜头中,其实隐藏着摄影师深厚的功底,否则,在这般暧昧光景中,半袖的白衬衫不会那般简洁笔挺,天蓝色的牛仔裤也不会那般魅惑而张扬。
自称全球最大的小西粉丝俱乐部里,新的一天充斥着各种抓拍帖子,都是大家在不同街面上拍下来的小西广告牌,还有人在秀自己刚买到的牛仔裤。
除了粉丝的欣喜,这次连环广告也在业界引起丝丝涟漪。在靠电脑特技的时代,还有这么返璞归真、体现个人特质的画面广告,真是让许多艺术家颇感欣喜。毕竟,特技的泛滥,在某种侧面上,是在反映人类的自卑,是人类不再相信“真正的力量来自内在”的表现。有几位年轻而激进的艺术从业者,已经毫不吝啬夸赞的在网络上发表了看法。
又过去一周,连环广告终篇投放,这回是小西的正面啦。小西的表情有那么稍稍的错愕,是在忘了摄影师的情况下突然又看到了镜头时露出的表情。
大家看广告里的笑脸早就看腻了,看国外广告里那些模特梗着脖子装酷也烦得慌,看小西这种自然而然的错愕表情,反倒很新鲜。
艺术最大莫过于自然。这是一个年轻画家的看法。他盯着三幅连环广告画看了许久,觉得非要找到画中人给自己当回模特才行。这个欲望是如此强烈,一日达不成,便一日睡不安眠。过了几天之后,画家形色枯槁,双眼却愈加矍铄,直接找到趣生模特公司,说出了自己的要求。
这有些贸然。而且画家一点儿知名度也没有,他在公司前台耗了一个钟头,前台才给他接了团长的内线。出乎前台意料,干练的团长不但没有回绝他,反而还同意了他的请求,只不过,提出条件,让他只能到公司来画,只给一天时间。
小西接到团长指示,赶到公司。团长就把小西带到画家面前。画家看到小西真人,脸色不禁羞得微红,但双眼却明亮的直视。
团长从来不是一个友善的人,虽然答应了画家的请求,但是也知道给画家画一天,小西可能会吃不消。所以,冷冷的告诉画家:“只可以画睡姿,没的选择。”
画家争取道:“睡觉时不能穿衣服!”
不会吧?小西立刻就感到了寒意——不穿衣服多冷啊。然后,可怜巴巴的看向团长。
团长却点头了,而且看到小西眼里的恐惧,似乎很满意。她不过是想调戏一下小家伙而已。调戏够了,冷冷的对画家说:“要盖被子!”
画家要被团长玩哭了。但是知道能要求的也只有这样。
于是,小西倒在长条沙发上睡了一天。画家就勤奋的在旁边画着,越画越激动,等到时光渐晚时,画完最后一笔,画家的兴奋达到最高点, 把画夹一拍,认为完美了。
此后,有人问起团长为什么要给画家开这个后门。老谋深算的团长解释说:用意有二。第一点,公司对于小西的培养方案是尽量拔高,有多高拔多高,拍高端广告即是出于这样的目的,而让小西与绘画艺术搭上边,也有利于提高小西的身价;第二点,小西身在娱乐圈,也算是半只脚在艺术圈里,通过青年画家,让小西去接触其他的艺术家,无论是作曲人、作词人、激进导演,等等,这些真正有才华的人肯定会帮助小西走得更远。
要不说团长有经验呢,这两个如意算盘都打成了。
沾小西的光(当然画家不承认),那幅《熟睡中的他》成为了青年画家的成名作品,参加一个新锐画家作品汇展时,在虚拟竞拍环节,有人报出100万新台币的价格,这对于一个活着的名家来说,也算能接受的范围,更别说对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青年画家了。至于虚拟竞拍的水分有多大,有人说一切都是艺术品交易所在幕后操作而已,但是媒体喜欢的只是噱头,全台湾最八卦的XX报立刻在文艺版打出头条《这个‘小西’值100万?!》。别看XX报是个纸制媒体,抢新闻的本事可不容小觑,往往还要牵着网站的鼻子走。各大网站跟风把新闻PDF挂到网上,大肆渲染一番,小西俨然变成艺术圈的人了。更有内部人(据称是小西的大学同窗,感情十分密切,一起上过选修课呢!)透露:小西还通晓日本茶道,沏出的茶,香气四溢,十几米外都能闻到。
自称全球最大的小西粉丝俱乐部,立刻就有人“真相”了:“怪不得小西没有接新片,原来是在修身养性啊。磨刀不误砍柴工,啥都没有开发自己重要啊,小西你继续熏陶吧,把你的剑磨得更锋利些吧,我们等着你!”
小西看着这些铺天盖地的溢美之词,真是不得不汗颜。作为一个娱乐圈菜鸟,小西是缺少安全感的,自己也希望能尽快参与一些“实在”的作品(比如影视剧)。可是团长说:还没有合适的剧本。这是事实。《情同竹马》的其他演员,除了游泳健将要参加集训,其他人都接拍了新的剧本,忙得不亦乐乎,唯独小西。这主要是因为小西跟其他人相比,太过特别了。比如两个主角,可以在《情同竹马》中演同性恋,也可以转眼就摇身一变成言情剧中高大的男主角。而小西的个人特质就有些尴尬。小西身材好,却是一种介于男孩与男人之间的好,好得唯美,不符合普遍意义上白马王子的形象。所以,虽然也有几个剧本凭着小西的知名度找上门来,却都直接被宁缺毋滥的团长锯掉了——夜明珠就是夜明珠,不能随便当灯泡用。(哇咔卡,忽然想起《穿越之后》里面,夜明珠当灯泡的场景,这纯属是团长的一面之词啊啊啊)
由于牛仔裤广告的巨大成功,又有许多厂家找上门来。团长与广告部门商讨之后,接了一个法国高端护发品牌的广告,还有一款瑞士名表的概念广告。
相比于《情同竹马》中其他演员每日忙拍戏忙通告忙得焦头烂额,小西每天的工作就是使用各个厂家提供的试用品,在趣生模特的办公楼里“生活”,摄影师让小西自由自在的生活,然后他就拿个镜头在旁边看着。
要说对着镜头这么久,本应该视而不见的,但是迟钝的小西偏偏对此敏感,每次都要适应一会儿才能忘了镜头的存在。